乡村振兴人才先行
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考察时强调,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这就告诉我们,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如今,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农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显得更为紧迫。
产业要靠人才来干,文化要靠人才来兴,生态要靠人才来美,组织要靠人才来强,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需要各类人才来书写。
我们需要像陈永忠这样的“领军人才”,几十年如一日躬耕乡野,将“顶天”科技扎入泥土,既当好科技创新的领头羊、农业科技的传播者,还注重发挥传、帮、带的引领作用,培养一批高素质、懂技术、懂市场的农业人才队伍,为基层的广袤土地培育后备力量,使之成为乡村振兴人才源泉。
我们也需要一批像胡博文这样的年纪轻、学历高、视野开阔“高层次创新型农业人才”。当下,智慧农业对知识更新、技术创新、数据驱动有着极高要求。因而,它需要全社会为其培养和输送高层次、专业化、复合型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以保证其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对人才资源的客观需求。
我们还需要就地取“才”,让人才带有“泥土味”。乡村振兴离不开土生土长的乡土人才,也离不开四面八方的返乡人才。他们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人翁”,不管是在积极性还是专业性上都有独特的优势。各地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注重能工巧匠、乡土艺术家的挖掘,培养更多的种植能手、养殖能手、加工能手,让更多的草根人才脱颖而出,为乡村振兴积蓄强大的人才力量。还要广开进贤之路,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让那些有号召力的“带头人”、有行动力的“农创客”、懂技术的“土专家”、善经营的“新农人”,在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中充当中坚力量。
乡村振兴,既要种好梧桐树引进人才,还要搭好舞台留住人才。唯有用宽厚包容、人尽其才的环境,坚定他们扎根农村的毅力,才能聚集乡村振兴所需的各种资源要素,搭建起更大的事业平台;唯有积极推动农村人才评价机制变革,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倾向,才能增强人才存在感和收获感,形成人才汇聚的良性循环;唯有打造大有可为的好平台,建设一站式服务窗口,帮助农村创业人才制定规划,解决资金技术问题,才能激励各类人才干成事、创成业。
当下,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为了实现农业和人才愉快地“双向奔赴”,为了“留得住、能战斗、带不走”,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在努力。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发现和培养使用农业领域战略科学家。启动‘神农英才计划’,加快培养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在湖南,正在深入实施芙蓉人才行动计划,着力构建从大学生创新创业到优秀博士后创新人才,从湖湘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到科技领军人才、院士大师级人才的科技创新人才梯次成长体系,让人才红利在乡村振兴中释放能量,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和科技支撑。
乡村振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只有夯实人才基座,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才会变成现实,愿景才会变成实景。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