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一朵莲花留芬芳

作者:谢承新 来源:2022年第10期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16日 10时58分47秒 编辑:陈家琦


本期音频由《新湘评论》“青年党员读党刊”活动协办单位江华瑶族自治县文联提供,朗读者:叶红。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岳麓书院的一副对联,曾经风靡大江南北,写出了湖湘文化的大气磅礴,以及湖湘子弟对湖湘文化的骄傲自豪。对联中“濂溪一脉”,指的是中国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体现了对莲花所象征的君子德行和理想境界的追求,成就了莲花的君子象征。


一心为民,襟怀洒落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北宋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濂溪书堂讲学,以其卓越的君子风范为人们所景仰,人称“濂溪先生”。

“先生博学力行,闻道甚早。遇事刚果,有古人风。为政精密严恕,务尽道理。”1040年,24岁的周敦颐始入仕途,赴洪州分宁县(今江西修水)任主簿。之后一直在江西、湖南、四川、广东等地担任地方官。周敦颐为官一心为民,业绩不凡;为人处世更是胸襟磊落,节操品行深受世人敬仰。《朱子语类》赞赏周敦颐:“濂溪在时,人见其政事精绝,则以为宦业过人;见其有山林之志,则以为襟怀洒落,有仙风道气,无有知其学者。”

任职洪州分宁县主簿期间,周敦颐将当时久久无法决断的悬案“一讯立辨”,一时间轰动乡邑,人们纷纷惊叹“老吏不如也”。

周敦颐执法精严,正如其代表作《通书》所言,治国不仅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还要“肃之以刑”,同时又要在量刑时考虑到各种情况错综复杂而“慎刑”。“天下之广,主刑者,民之司命也。任用可不慎乎!”他认为只有“中正、明达、果断”的人,才能胜任掌管刑罚的职位,法律才能在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1056年,周敦颐赴合州(今重庆合川)任判官,其在任上清廉正直,人心悦服,《宋史·周敦颐传》评价其“事不经手,吏不敢决,虽下之,民不肯从”。表明周敦颐深得民心,威望极高。

1061年,周敦颐在江西庐山脚下修筑濂溪书堂,一直到10年后的1071年,他才在那里定居下来,以教书育人开启新的人生。1073年,周敦颐病逝于庐山濂溪书堂,为纪念周敦颐,江西、湖南很多地方都建有濂溪学堂。

周敦颐做了一辈子的地方官,虽未身居高位,心中却有鸿鹄之志,他为官期间政事清明,安贫乐道,清心寡欲。诗人黄庭坚曾评价他:“茂叔虽仕宦三十年,而平生之志,终在丘壑。”


特立独行,洁身自好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最为人称道的,还是脍炙人口的《爱莲说》,这篇仅百余字的短文,却蕴藏着深刻丰富的廉政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周敦颐一生为官清廉正直,勤政爱民,做人光明正大,不卑不亢。他虽然长期身处官场,却坚守洁身自爱信条。周敦颐以莲的品格自励,认为人生在世应当像莲花一样洁身自爱、守洁重节,如此方能保持独立的人格,立于不败之地。

周敦颐出仕伊始,就显示出“世人皆浊我自清”的强烈自信自尊意识。当时正值宋朝立国80余年,初显繁华盛世之景。经济繁荣的同时,官场享乐之风、奢靡之风、腐败之风也随之盛行起来,不少士大夫沉溺于声色犬马,一些自诩清流的官员则远离官场,隐居田园。宋代科举制度日渐规范,大批文人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在官场上形成了错综复杂的裙带关系和利益群体,新党与旧党、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山头林立,明争暗斗此起彼伏。是随波逐流,还是避世无为?刚刚出仕、无根无基的周敦颐既没有选择“花之富贵者”牡丹,也没有选择“花之隐逸者”菊花,而是对莲花情有独钟,坚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既不同流合污投机取巧追求大富大贵,也不逃避自己的社会责任。

在尔虞我诈的封建社会官场,周敦颐始终坚持“不蔓不枝”,待人处事秉持公心,不畏强权。周敦颐在南安任参军时,有个犯人罪不至死,但他的上司转运使王逵是有名的酷吏,想重判犯人。周敦颐与他据理力争,王逵不听,周敦颐当即决定弃官而去,说:“这样的官有什么可做的!杀人以媚上,我决不做。”王逵被周敦颐刚正不阿的气概所折服,最终依法审判了犯人,还推荐周敦颐作了郴县县令。

周敦颐为官30多年,历经宋朝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皇帝,担任过知县、判官、通判、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以及知军州等,从不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在广东为官时,官吏独占名贵端砚,却禁止百姓采石,对此周敦颐深恶痛绝、严令禁止,并规定官吏买砚不得超过两枚。周敦颐特立独行、卓然不群,虽然政绩显赫,民心所向,依然仕途坎坷,升迁迟缓,但他依旧坚守本心,不为所动。

在官场上,周敦颐坚持正义、洁身自好,从不结党营私、攀附权贵;在日常生活中,周敦颐也十分注重纯洁“生活圈”“朋友圈”。“寻山寻水侣尤难,爱利爱名心少间。此亦有君吾茂乐,不辞高远共跻攀。”闲暇时,他喜欢游历山水却不追逐名胜古迹,更不损公肥私,而是喜欢与志同道合的大儒隐士交流论道、修身养性,保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君子之交。


香远益清,流芳百世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周敦颐在世时没有“赢得君王天下事”,并没有像当时程颢、程颐、王安石、范仲淹等人那样声名显赫,但他留下的廉政思想,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千年来熠熠发光、泽被后世。特别是其“修身、廉洁、奉公、爱民”的廉政思想,在当下对于我们倡导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推动反腐倡廉建设仍有着重要意义。

周敦颐因《爱莲说》而闻名遐迩,《爱莲说》因周敦颐而香远益清。周敦颐留给后世的,不仅有哲思深邃、情操高洁的《爱莲说》,更有他清莲一般的人格精神。晚年他生活清贫,却将为数不多的积蓄用以开办学校、修缮学堂。他思想解放,注重开拓创新,讲究兼容并蓄,著有《通书》《太极图说》,阐述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成为理学的开山之祖、湖湘文化的奠基人。

以文化人,润物无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大力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进入新时代,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因子,赋予周敦颐清廉思想以新的内涵,催生其新的生命,更好营造反腐惩贪、扬善抑恶的清风正气,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做到严于修身,廉洁自律,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谋私利,清白做人,为清廉湖南建设贡献力量。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