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为美而写(上)
——关于《天边物语》的审美絮语
本期音频由《新湘评论》“青年党员读党刊”活动协办单位城步苗族自治县第一民族中学提供,朗读者:肖存。
每当作者完成一篇作品时,就像木匠完成了一件精致的家具,满地散落着刨花、木块,还有勾勾画画过的草图。坐下来抽支烟,静对杂乱的现场,复盘一下制作过程,也是一种享受。
——题记
1.引子:有没有无标题文章?
一切艺术形式的本质都是审美。当它承载社会功能时可能表现为传播信息、知识、思想、道德等,而当它独立存在时就只表现为审美。所以会有无标题艺术,无标题绘画、无标题音乐、无标题诗等等。名曲《二泉映月》本没有标题,临抢救录音时才随手加了个标题。因为语言文字是人类区别于动物,进行相互交流的基本工具,其工具性大大掩盖了它的艺术性,张口提笔即有内容,很难绝对独立,几乎没有“无标题文章”。但这也不能阻止语言文字作为艺术形式的独立存在,也应该有只作为形式艺术而独立存在的唯美文字。如曲艺中已经具备故事情节的绕口令,还有语言学家赵元任用一个同音字写的一篇著名短文《施氏食狮史》,都可以看作无标题文章。
音乐有古典音乐,文学也有古典文学。在古典文学里由于文白分离,让文字有可能甩开用于交流的社会功能去追求自己的艺术本质,作唯美的尝试。它的极端就是严格的律诗、楹联、华美的骈赋、有一定调式的词曲等等。从社会功能角度看,这形式就是一种难为人的“镣铐”,一种钻牛角尖的神经病,一种该死的弊端。但是从艺术角度看,它是一种锲而不舍的努力,一种伟大的探索。你不能说模特的衣服不实用,就否定模特这个行业。偌大一个社会总得有一部分人玩内容,一部分人玩形式;一部分人解决吃饭问题,一部分人解决审美问题。人间的日子除了温饱,还需要更美丽。这在社会分工就有了艺术家、作家、诗人一族;在文章这个单项里的分工就有了唯美的文字,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虽然内容和形式可以统一,也常有内容充实、词章优美,鱼与熊掌兼得的文章,但那总是少数。而作为一项研究来讲,我们不妨探讨一下唯美的“无标题文章”。尽管,它可能只存在于概念里、实验中。这种美文不在宏大的思想,而在它的意境、趣味和文字。
2.我有一个梦,写一本纯美的书
我过去倡导写大事、大情、大理,写了许多大题材的东西,也曾被评论界分类到“政治散文作家”里去。其实生活是多面的,作家应是个“全科医生”。辛弃疾有“把栏杆拍遍”,也有“小儿卧剥莲蓬”。李清照有“凄凄惨惨戚戚”,也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我也常心存美的追求,想写一本笔记体散文,作一次美的实验,各美共存,兼收并蓄。一卷在手翻阅、把玩,百看不厌。
中国有许多优秀的古典笔记散文,名篇如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张岱的《湖心亭看雪》,集子如李渔的《闲情偶记》、张岱的《陶庵梦忆》、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沈复的《浮生六记》等。外国也有不少有名的笔记体散文,如《蒙田随笔》。但文字一经翻译就少了一层语言原味的美(因为你改变了它原来的形式)。参照前贤名著我给自己这个集子定了四字标准:稀、奇、美、趣。内容要稀缺、新奇,能产生美感和趣味。这就是我在序里说的“稀而不奇不惊人,奇而不美反成怪,美而无趣无人爱。”要四样兼备。“稀、奇”是选材,有自然之物,也有人世之事。“美、趣”是效果,轻松、隽永,耐人寻味。全书41篇,4万多字,也就相当于读一张对开四版的报纸。最短的一篇只有300多字。几乎用上了一切可用的纸媒体手段:文、诗、词、曲、赋、歌、书、画、摄影等,69张图片。就差一点要跳出纸面,去加声、光、电了。这是一本插图、诗词版的散文。
3.美是什么?
学术角度说,这是一个深奥的课题,涉及美学、哲学、心理学等学科,可以有多种定义。但说白了就是让人感到精神愉悦。美的最早起源是人对外界的物质感觉,视觉的形状、颜色,听觉的声音、旋律、节奏,味觉的各种味道,触觉的快感等等。久而久之这种感觉附加于情绪并固定关联了感情色彩,进而又附加了理性的社会认知,就有了共同的美的理念。所以除了人人说美的共同之美外,各民族、地域甚至个人还有自己奉行的个性美。
美作用于情绪有三个功能:一是让人激动,心动则美,心如死水,肯定不美。所以有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有岳飞的《满江红》。二是让人得到安静、抚慰。人生苦累,烦躁居多,郁积不少,要有宣泄和抚慰,就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三是让人生联想,从模仿到联想,形成王国维说的境界。人的灵魂总是想跳出肉体,向往“诗与远方”。画、歌、诗、文,都能激发联想,幻化境界。美最终的表现是和谐,动静、远近、正反、悲喜等相反相成以求和谐,按摩人的神经。中国的儒家说中庸,古希腊哲学说“是许多混杂要素的统一,是不同要素的相互一致”。
4.美是天然合理的自然存在
达尔文说:“生物有一种内在的倾向,它在朝着进步和更完善的方向发展。”连动植物都在追求美丽,花朵用美吸引蜂蝶,动物用美丽来吸引异性,何况人呢?人是由物质和精神两部分组成的。在物质生活方面的向往就是吃好、穿好、住好、玩好;精神方面的向往就是情绪的舒畅,喜怒哀乐任自由,千金难买心情美。喜剧是美,悲剧也是美(学界有宣泄说和陶冶说),凡能引人遐想,畅快表达情志的都为美:客观如山水美、艺术美、思想美、社会美;主观如视觉美(如绘画)、听觉美(如音乐)、触觉美(如毛绒玩具、手把玉件)、味觉美(如食品、酒类)等等。语言文字本身无视觉、嗅觉,但它的神奇功能是可以折射各种各样的美。于是又产生了一种新的独立形式——语言艺术的美。本来汉字的构成,每一个字都自带有形、声、意,都能调动人视觉、听觉的美感。更不用说由字组成的词、句、诗词、文章了。
5.美在真善,使人回归
激动也好,宣泄、抚慰也好,美的目的是让人回归,唤醒人心深处真与善的一面。从而去伪、去假、去丑、去恶。让你每临一事皆有静气,去恶从善返璞归真。怀真善之心而审美,反过来美又完善人的心灵,即美育功能。黑格尔说,人是动物变来的,残留有动物性。人与外部世界有两种关系,一是为了生存而毁灭对象,满足自身(动物性之欲望);二是不毁灭对象,隔空欣赏它,这就是审美(人性的进化)。同是面对一个苹果,第一种情况是吃掉它,满足饥渴;第二种情况是不破坏,静静地欣赏它的弧线、色泽、形状等。黑格尔称之为艺术“用慈祥的手替人解除自然的束缚”。
一次从美国回来的飞机上每人发一个“蛇果”,我从没有见过颜色这么红、浓、匀的苹果,舍不得吃,拿在手里看了一路,又带回来给家人看。这是审美欲压倒了食欲,不忍毁灭它。后来一次去欧洲的航班上,空姐送茶用的一次性硬塑杯,晶莹剔透,国内还没见过。我没舍得扔,悄悄带了回来。如为虚荣,就会学老外随手扔掉,毁灭它。当时虽稍有犹豫,还是审美心战胜了虚荣心。这是美的力量,是黑格尔说的那双“慈祥的手”在暗中拯救了我。我曾写过一篇《线条之美》,起因是看到一个好看的包装用瓶。这个瓶子已完成它的包装功能,既不能吃,也不能用,但很好看,有审美功能。我以求真之心尊重它,供在桌上欣赏它。所以美是一种专门的教育——美育。一切美物、美人、美景、美事,美的艺术,都能洗刷人性之恶,让人回归到一张白纸,回到真我。书中的《路边一只石老虎》,让我们立即回到儿时的天真;《深山夜话》中耍猴人,忍饥分饼与猴吃,让人心底泛起善良。真和善都传达着美。而《丑碑记》里的几件事则照见了人性之恶,反躬自省,重回真善,再入美境。悲剧之美,正是在提醒真善,护卫正义。《这里有一座歪房子》,就是以斜喻正。
6.美在身边,只要留心
一谈到美,我们就想到那些经典的绘画、歌曲、诗词、文章。其实这都是艺术美,是第二性的;还有存在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第一性的美,客观美。它们分布于我们生活中的角角落落,就像路边可爱的孩子在扬起笑脸,挥动小手,而那些为生活疲于奔命的大人总是无暇顾及,匆匆而过。享受这种美不要多少成本,不必艺术家呕心沥血地创作或收藏者花巨资去购买,只要你在匆忙行走中用眼角的余光轻轻一扫就可收入心中。这也是一种淘宝、一种捡漏。我在记者生涯的漫长行走中常有这种“艳遇”。《虫子和它吃过的叶子》是海南的深山里的一片海芋叶子,上面布满了极规则、合理的虫洞,一种几何美。难道虫子进餐也有规划和计算?《路边一枝芭蕉花》,绿杆红头,极像一支饱蘸了红颜料的大毛笔,一种象形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说美就是模仿,难道植物也会模仿秀?《山中柿红无人收》是在太行山崎岖的小路上,遥看悬崖上的一株老柿子树,熟透的柿子如一盏盏红灯笼,在秋风中独自起舞,一种写意的美,很像吴冠中的写意水墨。在陕北的枣树林里,一棵老枣树粗糙龟裂的躯干上突然冒出一根柔美嫩绿的新枝,挂了一颗大红枣,一种反差之美、生命轮回交替的美。以上是在海岛、在深山所见,而就在我家的院子里,秋天红叶满墙,一处是饱满厚重的油画美,另一处却是轻染淡抹的水彩美。正是“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真的是没有价格,不用花钱的,只需要你有爱心、常留心。如昆虫学家法布尔所说的,时刻有一颗有准备的头脑。艺术家千辛万苦去写生,刘海粟十上黄山打草稿,那是为创作。我们一般人不要这么专,不要这多苦,听之任之,随缘收获,总有美景扑入怀。
7.三境之美,由表及里
人对美的感知是由表及里的。“表”是指视觉或听觉即时感到的外形之美;“里”是指感觉之后悟到的情理美。“表”是实景,“里”是意境。我在采访的行走中常会不经意间遇到一景,眼前一亮;听到一事,心中一动,这是美的第一触动,是“表”象感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好景、好事总是让人过目难忘。但还得进一步由“形”抽象出“情”与“理”的意境。
意境之美可分三层。第一层因客观对象产生的美感,我称之为“形境”;由形而产生的情感之美,为“情境”,王国维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由形、事、情产生的理性之美是“理境”。你看佛经、圣经、论语、庄子,目的是在说理,但却又都是在讲故事。这就是文章或一切形象艺术“形、情、理”的三境之美。而“境界”之上,还会透出一种“趣味”,又是另一种美。
以书中的篇章为例,可以看出“物”(形、景)与“事”(人、事),怎样折射出了情与理的美。如下表:
美总是从“形”入手,因形美进而导出情美、理美。如《路边有一只石老虎》石虎萌萌可爱的形态,引发天真之情;《高山韭菜坪》上稀奇的韭菜花,道出生态之理。这都是由形美进入到情美、理美之境。
从“事”入手也可导出情理之美。《一树成桥》讲一偶然倒地的树成了一座供人过河的桥;《六味斋记》借食品调味之理讲人生处世的道理。这都是由事美导出情美、理美。
形、事是实,情、理是虚。通过实在的美好的事物,进而抽象出美好的情和理,造成一个心中的意境,才美得长久,才可反复品味。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