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悟历史意义 坚定历史自信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以史为鉴,须知其义。深入理解事物存在的历史意义,是探究事物本原、认识历史真理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方法。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在全面回顾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重大成就基础上,从五个方面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即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五条概括,既立足中华大地,又放眼人类未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关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世界社会主义、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贯通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历史如潮,大道如砥。这五条概括,向党内外、国内外深刻展示了我们党作为一个百年大党的清醒和成熟,集中反映了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为我们全面深入理解“过去为什么能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等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坚定历史自信提供了“解锁密码”。
一
老一辈革命家、教育家吴玉章指出,“我们要提高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需要知道自己的历史”“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常常是从历史中动人的事实得来”。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进行的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的奋斗事实就最为壮阔、最为动人。正因如此,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伟大征程波澜跌宕,矢志奋斗激越昂扬。奋斗,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质。党的百年发展史,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坚定信念、勇于探索、百折不挠、顽强不屈的不懈奋斗史。靠着不懈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跨越了一个又一个“娄山关”“腊子口”,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美画卷,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机活力,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这种不懈奋斗,集中体现为一代代共产党人在复杂的内外环境中、在世所罕见的风险挑战前,始终不移其志、奋力前行而勃发出来的“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这种气概和斗志,贯穿党的奋斗全过程,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共性特征,也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更是我们党披荆斩棘一路走来不断发展壮大、勇立时代潮头成就辉煌历史的重要保证和鲜明底色,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成为我们坚定历史自信、掌握历史主动的不竭精神源泉。
“中国共产党以奋斗铸就历史,也必将以奋斗创造未来。”当前,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新的征程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如何继续考出好成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既是对奋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自信。”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走好新的赶考之路,需要我们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深刻领悟党对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对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进步事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所作的历史性贡献,以高度的历史自信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信念跟党走,风雨无阻向前进;自觉赓续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既不沾沾自喜、盲目乐观,又不惧乱云飞渡、风吹浪打,始终坚持“两个务必”,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我们正在从事的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二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945年4月23日,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开幕,毛泽东同志在开幕词中总结了抗日战争的历史经验和抗日解放区建设经验后,作出了这一彰显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史观的经典论断。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的见面会上如是说。习近平总书记以这一极为生动、凝练的表述,对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出新的时代诠释。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2300多年前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荀子,在《王制》篇中深刻阐述了执政者与百姓的关系。穿过岁月长河,时间来到1921年,古老的中国大地发生了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在南湖红船上诞生了。这仿佛一个意味深长的历史隐喻,这个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的政党,将同人民一道风雨同舟、破浪前行,驶向壮丽未来。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摆脱了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的:“我们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
百年跋山涉水、百年风雨兼程。我们党始终把“人民”二字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初心使命熔铸在自身的奋斗中,团结带领人民战胜重重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奇迹,赢得了载入史册的伟大胜利和荣光。党和人民的共同奋斗,使得我们的国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欣欣向荣、蒸蒸日上,我们的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自信满怀,我们的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幸福安康、心情舒畅。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奋斗的政党,共产党人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理解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的根本标尺。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需要我们从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旨归,牢记初心使命,增强历史定力,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准确把握“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这一深刻的唯物主义道理,坚定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永不脱离群众,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
三
“我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 1945年7月4日下午,民主人士黄炎培应邀到延安毛泽东同志居住的窑洞做客时发出了著名的“黄炎培之问”:中国共产党能不能跳出历史上“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率?对此,毛泽东非常自信地回答:“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历史雄辩证明,这条新路不仅走得通,而且走得很好。
“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2021年11月1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党历经百年、成就辉煌,党内党外、国内国外赞扬声很多。越是这样越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千万不能在一片喝彩声中迷失自我。”
时代潮流奔涌向前,历史进程与思想进程总是交相激荡,这两个答案,跨越了一个政党从弱小到强大、从九死一生到蓬勃兴盛的苦难辉煌和浴火锻造。一百年来,我们党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保证了党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壮大。回顾党的奋斗历程,从遵义会议伟大转折,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革命性锻造,每逢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都是通过自我革命修正认识和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使得我们党更加成熟、更加强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可以说,没有全面从严治党的革命性锻造,就不会有今天高度团结、坚强有力的中国共产党,就不会有在困难面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党群关系,就不可能在国际风云变幻中赢得历史主动。
打铁还需自身硬,打铁必须自身硬。坚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是我们党能够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成就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的奥秘所在。
“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面对前进道路上存在的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需要我们从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中,深刻领悟“党的建设”这一重要法宝的丰富内涵和关键作用,在思想上时刻保持“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立足新的历史方位,以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投入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去;准确把握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实践要求,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自觉用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滋养自己、激励自己,不断提高“政治三力”,勇于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偏差,防止自身蜕化变质,始终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为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作出应有的努力。
历史自信源自过去、关乎未来。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昭示了一个百年政党的成长和一个古老民族的重生,也预示着我们党的事业必将迎来新的更大辉煌。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充盈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在人类的伟大时间历史中创造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时间,在新的赶考路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