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根本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博大胸怀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时代大势,站在人类发展前沿,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续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重要理论结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和创造性升华,为我们树立了“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在新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能简单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当年所说的话来套今天的中国实际,也不能简单拿党过去提出的一些具体理论观点和由此产生的具体政策举措来套今天的工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的形势,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清醒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清醒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清醒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清醒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从新的实际出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挥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更加深入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仅为我们树立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也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了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统筹发展和安全,新时代强军目标和战略,维护和落实中央对香港澳门的全面管治权,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共建“一带一路”,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等等,都是我们党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从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发展变化出发,经过审时度势、科学判断、深入思考提出来的,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文化孕育一个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广大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的确如此。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我们从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同时,也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中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境界。它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路指向,以正确舆论凝心聚力,以先进文化塑造灵魂,以优秀作品鼓舞斗志,强调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广为弘扬,全民族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同时,它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深刻反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梦想和追求,深刻汲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强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全球当前面临的治理难题和发展困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眼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开辟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尤其是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尤其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提出以天下大同为目标,秉持合作共赢理念,摒弃丛林法则,不搞强权独霸,超越零和博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发展新道路,为人类发展提供新的选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揭示了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和人类命运紧密相联的客观规律,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找到了人类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正是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使中华文明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许多新的神韵与气质,焕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而且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中华文明的形态展现出马克思主义更加璀璨的光芒,有力推进了中华文明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极大彰显了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的优越性。曾任德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民主德国国务委员会主席的埃贡·克伦茨认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引导中国走向一个强盛、文明、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态势坚定了我的信念:1989-1990年失败的不是社会主义本身,而是某种欧洲模式。凡是真正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人,都绕不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验。”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永无止境。新的征程上,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变化前所未有,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