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要防住 经济要稳住 发展要安全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复杂局面,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世界作出的最新贡献,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
加强党的领导,深刻完整全面认识党中央确定的疫情防控方针政策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制胜法宝。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我们党正是通过牢牢扭住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及强化监督执纪,确保了高效组织调动全国医务人员、医院建设人员、急需医疗物资紧急驰援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实现了短时间内疫情防控态势迅速扭转、持续向好的局面。战“疫”的成功,再次向世界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制度为什么好、中国道路为什么行的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昭示了今日中国必将在党的全面领导下,不断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力前行。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明确“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关键时刻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举旗定向、掌舵领航,充分体现了对国内外疫情形势的深刻认识、对疫情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对我国国情实际的深刻把握,贯穿了着眼长远的战略决断、强烈的使命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对于统一思想认识、坚定必胜信念、有效控制疫情起到决定性作用。各地区各部门从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
我国的防控方针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制定防控政策、判断防控成效的首要标准。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截至2022年6月,全球累计新冠死亡病例约630多万人。而我国正是因为坚持动态清零,才保证了极低的发病率、死亡率和住院率。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2岁,卫生健康事业各项指标持续优化。能取得这一成绩,科学有力的疫情防控功不可没。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新冠感染率、死亡率保持全球最低水平,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我国的防疫方针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了疫情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最好诠释,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坚持精准施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疫情尚未远去,大考仍在继续,发展不能停步。2022年以来,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有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实现平稳开局,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举办。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疫情防控和正常生产生活、经济社会发展绝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都是动态清零的主要目标之一。只有坚持动态清零,高效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抓紧抓实疫情防控重点工作,才能克服目前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困难,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疫情要防住,就是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坚决克服轻视、无所谓、自以为是等思想,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要根据病毒变异和传播的新特点,因时因势不断优化疫情防控举措,不断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本领,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为正常生产生活创造有利条件。
经济要稳住,就是要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有效管控重点风险,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落实到位。坚持办好自己的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发挥好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完备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投资者来中国投资兴业,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交通物流畅通,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抗疫保供企业、关键基础设施正常运转,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发展要安全,就是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有效管控重点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只有切实加强重大风险预测预警能力,积极有效堵漏洞、强弱项,才能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及时回应市场关切,稳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积极引入长期投资者,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
弘扬抗疫精神,不断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疫情防控是一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严峻斗争。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4亿多中国人民携手同心,从迅即应对突发疫情,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到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数逐步下降至个位数,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决定性成果,再到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中国走出艰难时刻,这是举国上下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集体记忆,也是广大医务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舍生忘死、不负使命的全景记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的,“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疫情就是命令,生命重于泰山。在抗击疫情斗争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得到了最真切的体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经受了最直接的检验。广大医护人员勇当先锋、敢打头阵,把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战场,发扬不惧艰险、不畏生死、不怕牺牲的精神,拿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革命气魄,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责任担当。全国各条战线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果断扛起靠前指挥、守土尽责、服务群众的责任,及时凝聚广大党员和基层群众的思想共识和行动共识,努力做到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工作,共同构筑起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书写了新时代的人民史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严峻斗争中,中国人民没有被狡猾的病毒所吓倒,而是展现出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大无畏气概,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拼劲,书写下可歌可泣、撼天动地的抗疫英雄史诗。防控疫情最有力的武器是科学,无论是推进病毒检测、药物研制、疫苗研发科研攻关,还是及时公开透明发布权威信息、广泛宣传普及科学防治知识,科学的阳光驱散疫情的阴霾,引导人们以理性平和的良好心态积极应对疫情。面对人类共同的病毒,中国不畏艰难、举全国之力抗击疫情,既是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是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并先后向国际社会提供大量医疗防护物资、派出多批次专家医疗队,尽己所能支援其他国家人民抗疫斗争,充分诠释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和远大志向。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抗疫斗争展现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来自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积累,来自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伟大抗疫精神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精神风貌,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国人民坚如磐石的必胜信心,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豪迈气魄,必将成为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永载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册。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越是面对艰难险阻,就越要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做好“增信心、防风险、稳增长、推改革”各项工作,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有效应对外部“不确定性”,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