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命题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如何坚持、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了新的深刻认识。如果说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多的是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中国化),那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一开始就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中国化)与世界发展(时代化)贯通起来了。因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不完全是一种“地域性存在”的现象,而成为了一种“世界历史性存在”的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我们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要“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要“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报告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问题,在不同部分作出重要论述,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和历史地位,以及如何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党不断前行的光辉旗帜,是我们党的灵魂,是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实践进程中进行理论创新、理论创造,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就是一部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的理论探索史。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人就以庄严的历史责任,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地坚持它、维护它、发展它,从来没有动摇过、改变过、放弃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作出了新的理论创新与理论创造,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继续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推进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成果,集中体现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重大原创性贡献。百年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取得一个接一个的胜利,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庄严的历史责任,不断创立和形成了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理论指导的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
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完成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任务,我们党必须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全新的视野审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坚持“两个结合”,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科学有效的方法,即“结合”论。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必须“中国化”。毛泽东同志说,“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就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起来。”毛泽东同志把它总结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我们党找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法,毛泽东同志还形象地把这一方法比作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矢”射中国革命之“的”。坚持“结合”方法,我们党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在它们的指导下,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建设道路和改革开放道路,成功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和新的飞跃,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坚持“结合”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时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上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进行了科学回答,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新时代10年我们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从“一个结合”到“两个结合”的发展,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坚持、运用和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这一重要论述告诉我们,新时代新征程上,要更好地把握和运用好“两个结合”规律,就要“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此,一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以更好地指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二是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正确地处理好不变与变的关系。不变的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其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此,我们党提出,要深入研究和准确阐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这些基本观点,以帮助人们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变的是基于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某些具体的个别结论。不变的我们始终坚持,这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要始终坚持的“脉”,即“守正”。变的我们就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与时俱进地发展,即“创新”。对此,我们党提出,要帮助人们分清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忠实于和坚守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之“脉”,没有丢掉“老祖宗”;同时,这一重要思想始终坚持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具体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回答所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总结和提升实践中的新鲜经验,形成了包括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在内的主要内容。进一步看,这一重要思想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以诸多原创性贡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
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聚集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想新办法。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以历史自觉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决不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们的理论能够不断地被中国化时代化,并能成功指导我们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回应“建成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实践诉求,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寻找民族基因和中国元素。要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持续关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回应“如何推进世界社会主义走出低谷”的实践诉求,积极研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实践和新理论,积极研究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和新变化,积极研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两种意识形态较量的新态势和新特征,为在实践借鉴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补充养分。要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回应“创造一条什么样的人类现代化新道路,怎样创造现代化新道路”的实践诉求,用宽广视野吸收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普遍规律,用鲜活丰富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要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回应“构建一个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诉求,思索自身及全人类的命运,继续以发展着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破解世界之问、时代之问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