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深刻认识和把握“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作者:胡和平 来源:2022年第23期 发布日期:2022年12月02日 10时52分51秒 编辑:陈家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创造性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极大地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丰富内涵,彰显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坚定的文化自信,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庄严宣示。下面谈一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认识和体会。


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重要论述精神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这片广袤大地上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出席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六中全会、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等重要会议,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赴地方考察调研、向重要活动致贺信等众多场合,就“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作用和深刻内涵,明确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丰厚滋养的重要目标和主要任务。这些重要论述深化了我们党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彩篇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人民性。

第一,深刻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重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总书记强调,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总书记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各级领导干部都要重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为历史和考古工作者开展研究、学习深造、研修交流提供更多政策支持。总书记要求,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其中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总书记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坚定全民族文化自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文艺创作繁荣文艺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作用,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地位的认识提升到新的时代高度,大大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深刻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思想精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总书记强调,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形成了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包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大一统传统,德主刑辅、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张,民贵君轻、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等贵贱均贫富、损有余补不足的平等观念,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正义追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道德操守,任人唯贤、选贤与能的用人标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改革精神,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外交之道,以和为贵、好战必亡的和平理念,等等。这些思想中的精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总书记要求,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总书记重要论述贯通古今、与时俱进,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国情、时代特点、民族传统、文化使命、人民需要,以正确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精辟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使其焕发旺盛生命力,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三,深刻领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使命任务、工作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还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总书记要求,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总书记重要论述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从中汲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滋养,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指明了正确方向。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从深刻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时代价值切入,提出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继而层层递进、层层深入,深刻阐明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间的关系,深刻论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时代内涵,大大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二、深刻理解把握“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恢弘气魄、远见卓识、雄韬伟略,作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影响深远,标志着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高度,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把握达到新高度,既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拓展了路径、提供了滋养,又有助于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实践力量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文明迸发出更强大的力量,是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有力回答,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由之路,彰显了鲜明的理论高度、历史深度、实践力度。

第一,这一重要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又一重大原创性理论创新成果。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和他们的后继者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汲取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不懈奋斗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性飞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正确方向,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进行“第二次结合”,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原创性理论贡献、标志性思想观点、行动性实践价值,深刻回答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和中华文化精神特质融会贯通起来,引领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发展方向,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总书记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和力量,正确指引和充分运用于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的方方面面。比如,“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升华民本思想、坚持人民立场的生动诠释;全面深化改革是“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变革思想的当代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蕴含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中华民族传统智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以及新安全观、发展观、文明观、生态观、人权观、正确义利观等重大主张和倡议,深刻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趋势的基本观点,融入了建设美好人类社会的价值理念,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和而不同”“和衷共济”的博大情怀,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融入人类文明进步大潮,为促进全球和平进步事业贡献中国智慧。

第二,这一重要论断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成功经验的深刻总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党从百年奋斗历程中总结出的重要经验,作为一条鲜明主线,贯穿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各个时期,指导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展革命斗争、进行社会革命、推进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能完成的任务,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比如,毛泽东同志学贯古今,注重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创作《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不朽名篇,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三大优良作风”“三大法宝”等重要论断,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建党学说、军事理论等,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邓小平同志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同志用中国传统经典《礼记·礼运》中的“小康”概念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作出决策部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系统总结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十大历史经验,在“坚持理论创新”部分,旗帜鲜明地将“两个结合”列入其中。

第三,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自19世纪40年代开始,马克思、恩格斯深入洞察所处时代和社会,积极参加、深入研究工人运动,深刻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运行规律,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三大理论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真理产生于西方,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来到中国并广泛传播,找到了生存发展的沃土。这片沃土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之所以“行”,在于其作为开放的、发展的理论,很好地与中国人的历史记忆、文化传统、民族心理、价值观念相结合,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精神理念中不断发展创新,彰显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正是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强大生命力,成为深深植根中国社会和文化沃土,蓬勃发展、展现真理力量的“活的马克思主义”。比如,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感召激励着广大党员接续奋斗、创造伟业。这一珍贵精神财富,正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哺育滋养下、在伟大卓绝斗争中形成的,成为我们党的显著特征。以伟大建党精神为例,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古人讲“朝闻道,夕死可矣”;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古人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古人讲“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共产党人“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古人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四,这一重要论断深刻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的强力激活。马克思主义在广泛传播中,以一种全面、辩证、发展的态度,有效激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和生命力。在此过程中,中国人精神的丰富性、独立性、主动性大大提升。毛泽东同志深刻揭示了这一历史嬗变,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取得新成就,创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更好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中华文明更好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展现永恒魅力。比如,“实事求是”一词最早出自东汉班固《汉书》中的“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务得实事”,即以先秦古文记载的“实事”为依据;“求是”就是“每求真是”。“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是毛泽东同志曾求学过的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校风。“实事求是”也是青年毛泽东曾寄居和学习的岳麓书院坚守的治学精神和办学传统。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提出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党的思想路线,借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概念,作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诠释,赋予“实事求是”新的内涵:“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943年,毛泽东同志亲笔书写“实事求是”,将其作为延安中央党校的校训。这里的“实事求是”,与《汉书》和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校风以及岳麓书院坚持的“实事求是”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在马克思主义激活下,拥有了新的生命。


三、深刻理解把握“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涵要义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鲜明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基因、根植于中华儿女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是各自独立的思想文化体系,但在对世界本原、辩证方法、社会实践、历史发展、理想社会等诸多方面的认识,有着契合性、相容性,这些都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供了坚实基础、创造了基本条件。

第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本原的认识相契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是唯物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和社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形成演变,都有其客观规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唯物主义思想资源。比如,在世界的本原、人的起源等问题上,儒家讲“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天生烝民”,意思是人和万物是天“生”出来的;道家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意思是万物是从“道”中自然“生”出来。这与西方基督教文化认为上帝创造了天地万物、创造了人、创造了一切的观点有天壤之别。中国许多上古神话也并非凭空造出来的,而是与上古历史具有一定同源性。比如,女娲造人说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特征;大洪水之后,女娲和伏羲结合造了更多的人,反映了父系氏族社会特征;新疆出土的《伏羲女娲交尾图》,其中形态与遗传基因双螺旋结构十分相似。关于“三皇五帝”的记载中,有巢氏构木为巢室、袭叶为衣裳;燧人氏钻木取火、燧石取火;伏羲氏创太极八卦,教人们结绳记事、结网捕鱼、驯养家畜;神农氏遍尝百草发明医药和农业。再如,“巨灵劈华山”的神话传说,与黄河因地壳运动,由内流河变为外流河的变化过程相对应。这些都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都认可人的力量,都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化历史。这些神话故事,与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创造人”“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标志”等科学论断,在文化上是相近相通的。

第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辩证方法的认识相接近。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科学方法,核心内容是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主张坚持发展地而非静止地、全面地而非片面地、普遍联系地而非孤立地观察事物、看待问题;主张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丰富而深邃,体现于立身、崇德、劝学、为人、处世等各个方面。比如,《周易》经传等古典文献提出的太极、阴阳、八卦等学说,揭示了宇宙间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任何事物都包括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对立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周易·系辞》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道德经》讲,“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论语》中有许多孔子讲事物辩证关系的格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说的是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叩其两端而竭”“过犹不及”说的是避免事物走向极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说的是反对臆测、武断、固执、主观的思想方法。宋明时期,程朱学派主张“道问学”,注重“格物致知”。王夫之把前人所讲的“格物致知”分解为二:“格物”是从事物、经验中求得道理,即归纳法;“致知”是思辨推理的方法,即演绎法,并且认为两者相互补充、不可割裂,“非致知则物无所裁,而玩物以丧志;非格物则知非所用,而荡智以入邪。二者相济,则不容不各致焉”。再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系统观念、整体性,儒家讲“天人合一”,道家讲“天人感应”,也都体现了辩证法的精神。正如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所说,“现代中国人如此热情地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有很多西方人觉得是不可思议的。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这样一个古老的东方民族竟会如此毫不犹豫、满怀信心地接受一种初看起来完全是欧洲的思想体系。但是,在我想象中,中国的学者们自己却可能会这样说:‘真是妙极了!这不就像我们自己的永恒哲学和现代科学的结合吗?它终于回到我们身边了!’”

第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实践的认识相连通。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命运而创立、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马克思讲,“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样十分注重实践,注重现实、社会、生活、人伦。比如,儒家文化从人生哲学到伦理思想、再到政治主张,无不体现着积极的“入世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内圣外王”之道,也是儒家的共同人格理想。可见,儒家文化关注重点在于维护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关于知行关系这一重要的认识论命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也有大量相关思想观点。比如,《中庸》讲,“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荀子讲,“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思想,打破必然要先知、然后能行的僵化认识,将知落实于行的实处,实现知与行的互相促进,“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第四,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认识相近似。马克思主义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最高理想,认为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是通过消除“异化”,在人和自身、人和自然界、人和他者的关系中获得解放,强调“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对人的理解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观点十分相近,都充分体现了对人之为人的尊重,对人作为群体的人,与自然、与社会关系中的人的关注。“五伦、五常、四维、八德”等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就是将人置于社会关系中,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形成的行为准则。《易经·说卦》讲,“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人与天、地并列,构成了“天、地、人,三才之道”。《尚书·泰誓》讲,“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尽心上》讲,“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不同于西方宗教、文化宣扬的“神本主义”,中华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超越宗教的情感和功能,重人文、重人伦、重道德是基本底色和精神特质。《论语·述而》讲,“子不语怪力乱神”。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具有更多人格特征,人与神之间甚至能够互通,上善之人、英雄人物等通过修炼得道、造福济世可成仙封神。此外,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将“民”“君”关系比作“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主张重民、贵民、安民、恤民、爱民等,重视民众力量、民众作用、民众地位,关心民生、爱惜民力、改善民生,具有进步意义。《尚书·五子之歌》讲,“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尽心章句下》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黄宗羲讲,“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这些都包含了关心百姓安危冷暖、喜怒哀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民情怀。

第五,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认识相融通。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基础上提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劳动者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推动了生产力发展、物质财富积累、文化文明繁荣,人民意志凝聚而成的人心向背,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基本走向。与马克思主义重视劳动、劳动人民相类似,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口规模、政治制度等,孕育了重生产、重劳动的农耕文明、耕读文化,形成了具有典型东方特征的“乡土中国”。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农业一向是国家的根本,劝课农桑、重农抑商长期成为一项国策,农民在“士农工商”中居于较高位置。孔子讲,“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意思是治理千乘之国,应该恭敬谨慎对待政事并讲究信用,节省费用、爱护民力,征用民力要遵循而不能耽误农时。商鞅变法主张废井田、开阡陌、奖耕织,使秦国国力大大增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统一六国奠定经济基础。《史记·孝文本纪》讲,“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盐铁论》讲,“古者,庶人春夏耕耘,秋冬收藏,昏晨力作,夜以继日”。《颜氏家训·稼穑艰难》讲,“古人欲知稼穑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长时间的农耕社会,也造就了热爱劳动、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诗经》中集萃了《周南·芣苢》《魏风·十亩之间》《豳风·七月》《伐檀》《硕鼠》等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千古名篇。中华诗词歌赋、戏曲、典籍等,歌颂劳动、颂扬劳动人民的不胜枚举,“归田庐”题材也是中国文学中常有的题材。

第六,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建立理想社会的认识相贯通。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人类历史上,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道路,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人类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最终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指明了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追求“天下大同”的理想、追求“大一统”的实践,主张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秩序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向善的道德观,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共产主义理想与实践,有异曲同工之妙。《诗经·大雅·民劳》讲,“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礼记·礼运》描绘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景象。《孟子·梁惠王上》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提出“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大同”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中国古代先贤建构“大同”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追求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虽相隔2000余年,所处时代背景、社会条件和实现理想的路径方法等是不同的,却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得以跨越时空相贯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旗帜鲜明提出“中国共产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动体现。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自然的“亲近”,两者在许多重大理念和观点上存在天然的、内在的契合性和相容性,是中国人接受并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基础、心理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时代化、扎根中华大地的坚实基础、有利条件。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都是极具开放性、包容性的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在于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同样在于其包容开放,在不断的交流互鉴中,中华文明在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既是一个理论命题,更是一个实践命题。立足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以高度历史自觉、强烈历史担当,深刻把握、深入践行“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更好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实践者。

要始终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指导文化建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使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展现出新的文明光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深厚文化根基、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要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全党全社会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培育好、维护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土壤。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系统保护文物、古籍、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类文化遗产,深化中华文明历史研究,提高研究阐释能力,深入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精髓,将其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起来,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强大助力、丰厚滋养,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成长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成为中华文化新内容。

要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历史文化根基的有机统一,党性和民族性、人民性的有机统一,不断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崭新篇章,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思想指引,为新征程上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和实践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有力理论支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