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世界的黑茶密码
2022年,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安化千两黑茶、茯砖茶”制作技艺列入其中。繁星璀璨的世界非遗天空,从此闪亮着一颗“安化黑茶”之星。
我们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传承至今依然活着的具有遗传基因的文化生命,它有着鲜明的美学特征。这是一件特别值得自豪的,万分珍惜的,在漫长的农耕文化发展、演化、升华过程中,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通过对它的研究,我们必将探寻出它通往明天光辉顶点的合理途径。
我怀着一颗虔诚的、急切的好奇之心,决定去寻找“安化黑茶”申遗的神奇密码。
一
云台山位于安化西部,距离县城26公里,海拔900多米,终年云雾缭绕,苍茫缥缈,日照适宜。当山峦峰巅的雾幔慢慢散尽,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层峦叠嶂,山风吹过,便涌动绵延起伏的绿波。山凹坡边,从草木中长出的形态各异的嶙峋冰碛岩石,泛着玉绿色的光泽,如春笋、宝塔、宫墙般排列整齐,而又错落有致地构造出云台山的神美妙境。
年轻的马路镇镇长彭富安,身材高大,眉清目秀,充溢着青春的朝气。他知道我们此行的目的,便领着我们攀岩过坳,翻坡穿林,踏着青苔曲径和卵石铺就的茶园山路,在高山的怀抱缓缓行走。这是我从未见过的有机生态茶园。
走近桂花树相间的路边茶圃,我俯下身子,细看茁壮滴翠的茶树,看到这些茶树的叶子大如巴掌,叶脉隆绿波状,叶尖渐次愈尖,锯齿细浅有致,树形似灌木,树姿半张开,真是“天育万物,皆有至妙”的奇秀“南方嘉木”。镇长见我如此认真,从身边摘下一片茶叶,拿给我看。他告诉我:“这种茶叫云台大叶,分布在安化云台山山区,距今有200多年历史。云台大叶属灌木型有性系,叶芽生育力、持嫩性强,抗逆性强,易于推广。茶多酚、氨基酸含量高,加上受冰碛岩黄砾土质的特殊营养,这种茶树长出的茶叶是地道的上等茶叶。制作成成品后,茶叶经久耐泡,口感绵柔,滋味醇厚,是安化黑茶中很有代表性的典型品种。现在全镇种茶近4万亩,黑茶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登上云台山巅,放目四周群峰耸立,山脉如浪,怀抱万顷茶园,这是难得的茶海奇观。此刻我目光所及的山窝茶园,有不少身着漂亮衣裳、手持篾盘的茶女在采摘新茶。这是一幅水灵的鲜活的充满愉悦美好的山野图画,让我不禁想起安化古贤陶澍所作茶诗:“才交谷雨见旗枪,安排火坑打包厢。芙蓉山顶多女伴,采得仙茶带露香……”
二
沐着金灿灿的阳光,车子沿着山巅的柏油公路缓缓而下。在车上,镇长主动给我讲了龚氏家族一家三代在云台山种茶、制茶坚守30多年的故事。顿时,我萌生了去了解这个茶叶世家的念头。
紧挨着山边公路,背靠长满茂密树木的山脊,耸立着两排蓝白相间、绿树映窗、依山而立的高楼和厂房。走进厂区前坪,八角茶业的主人龚竟成母子正在等待我们。
一见龚竟成,我感到很眼熟。去年我到安化采访,他也参加了座谈会。在企业展览室,从展板上的照片、获奖证书,展柜里的茶叶样品,我了解了龚竟成家三代传承茶业的传奇故事。
1982年,安化县农业局组织专家到云台山大叶种产地调研,委托科技示范户龚竟成的爷爷龚寿松对9个优良单株进行扦插繁殖、栽培实验。龚寿松不负重托,将自家的4亩菜地开辟为茶园,精心培植,终于扦插繁育出第一代云台山大叶良种。在1984年全国茶树良种评审会上,安化云台山大叶种被认定为国家级良种,从此云台山大叶茶种广泛传播。从那时开始,龚寿松就立下终身为种茶、制茶奋斗的志愿。后来他又说服儿媳邓超芝去湖南农业大学学习制茶技术,成为了龚家第二代茶人,接管八角茶厂。2010年,云台大叶303代表湖南黑茶进入上海世博会。2015年,在湖南农大读茶学研究生的龚竟成毕业回乡后,从母亲手中接过绿色长跑棒,成为龚家的第三代传承茶人。在创业的征途上,每每想起爷爷的奋斗历程、母亲的创业艰难,龚竟成总会感奋不已,他决心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全部用到事业中去。
2020年,龚竟成投产了黑毛茶标准智能生产线。杀青、初揉、木箱发酵、复揉、烘干等全自动数控黑毛茶加工工艺的使用,让这条智能生产线更加智能。同时他把仓储当作黑茶的第二生命,使用精密仪器监控成品仓储环境的温湿度、空气质量,使黑茶的存放过程成为继续发酵的过程,黑茶的品质和价值不断提升。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航天育种搭载实验成为获得优良育种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尤其让龚竟成振奋的是,由他们公司提供的云台大叶茶树籽,2020年11月29日被神舟十五号飞船带上太空。现在他们在云台山的青云观茶园,跟航天食品与生物工程研究中心联合,成为航天原生茶基地。
龚竟成告诉我,他们茶业公司的茶园面积已达9200多亩,加上收购村民的茶叶可达1.5万多亩的产量。他们决心在新的起点上,在做大做优黑茶产业的同时,也要把绿茶、红茶做好做精。说着说着,他给我们泡了一杯云台山绿茶。我端起飘浮着细嫩茶芽的透明茶杯,慢慢地喝了一小口,确实有一种如饮芬芳甘露的感觉。
三
滔滔不息,波光粼粼,浪花闪烁,散发着淡淡茶香的古老资江,在日新月异的山乡巨变中,焕发出蓬勃青春。两岸浓密的林荫,簇拥着栋栋新盖的高楼,如彩虹般的雄伟大桥飞跨两岸。桥面上涌动的彩色车流,与新城区的繁华大街相映成画。曾经嵌入资江码头麻石台阶,青砖路上的马蹄印与车辙的轨迹,成为留在人们心中的难忘记忆。
我站在白沙溪的入江出口,回望身后修缮一新的白沙溪茶厂,心潮起伏。眼前如铁塔高耸的“千两黑茶”模型,很自然地让我想起安化大地上一座座古老茶亭的风花雪月;一片片翠绿茶园的春夏秋冬;一处处乔木廊桥的烟雨红霞;一炉炉薪火红焰的乡村夜话;一壶壶玉泉煮沸的岁月甘甜。是啊!就是这一片绿叶,一怀乡愁,一脉苍山,一支茶歌,一起铸成茶乡人的家国情怀、儿女情长和茶乡的锦绣诗画、遥远思念。
进入白沙溪茶厂博物馆,我首先看到的是中国黑茶理论之父彭先泽的铜铸雕像。从简介中,我知道彭先泽出生于安化小淹。1939年,他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农学院攻读8年归来,那时他才25岁,就任湖南省茶叶管理处副处长。后被委派到故乡安化组建白沙溪茶厂。接着他又相继写出《安化黑茶》《安化黑茶砖》《茶叶概论》《西北万里行》等专著,其间他两度去甘肃、兰州实地考察,并与甘肃及蒙古、俄罗斯签订供货合同。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就称“万里茶道”是17世纪连通中俄两国的“世纪动脉”。彭先泽深知湖南安化“千两茶”“茯砖茶”在“万里茶道”上的历史地位和海内外的巨大影响,他为安化黑茶提升制茶工艺、开拓市场、推动发展,含辛茹苦,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总经理刘新安在白沙溪茶厂工作30多年、从当工人到厂领导,见证了安化黑茶的发展历史。站在博物馆“千两黑茶”标本前,他给我讲述千两黑茶的制作奥秘。他说,千两茶是他们白沙溪茶厂独享的“世界茶王”美誉,其工艺的特殊性不在于“制”,而在于“炼”。他一边用手势示意,一边细细讲述。第一炼,即黑茶的原料要通过“七星灶”的烘焙,排除异味,增添其特殊的松香气味,炼就茶香之精华;第二炼,“千两茶”加工工艺的核心是七人小组踩制法。七为阳数,绞杠施压乃刚气十足。上如五岳压顶,气势恢宏;下有抽篾紧篓,犹如黄龙翻滚;再伴踩茶号子,铿锵有力,气壮山河。“压起来咧,把杠抬呀!重些压咧,慢些滚呀!大杠压得好呀!脚板稳住劲呀,小杠绞得匀啊,粗茶压成粉呀!细茶压成饼呀,压出好茶治百病呀!又止渴来又提神呀!茶香飘西口呀!美名天下闻呀!……”如此凝七人之阳刚,聚七音之韵律惊天动地,此情此景,宛如回到远古旷野时代。第三炼,“千两茶”进入七七四十九天的自然晾晒、夜露过程,最终达到干燥成型的状态。“千两茶”由缓慢发酵至自然干燥,吸人气聚汇天地之灵气为一体,绽炼成了独具奇效、越经久越神奇的仙丹灵羽。
漫漫黑茶种植、制作的艰辛、苍凉、凝重的跋涉之路,始终绽放着耀眼的汉字花朵。从唐时杨晔在《膳夫经手录》中记述:“潭州茶中有(益)阳团茶和渠江薄片。”到五代毛文锡《茶谱》称:“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再到清同治《安化县志》载文:“当北宋启疆(建县)之初,茶犹力而求诸野……山崖水畔,不种自生。”再到元、明、清安化黑茶声闻西北,荣登皇城,北京故宫博物院在清嘉庆的生活用品中,发现了两节安化产树形“花卷茶”的记载,由此可知当时的安化“花卷茶”已成为贡品。
如此清晰的历史印记,让我看到了一代又一代的安化茶人,敬天敬地,崇尚自然,克勤克俭,不畏艰难,勇毅前行的坚韧精神与顽强斗志。他们矢志不移地传承、积累、探索黑茶的选种、耕植、制作经验,形成了相当严谨、有序而升华成臻于完美的一整套制作技艺,辅以相生的茶礼、饮茶习俗融入文人精神,最后使得“千两黑茶”“茯砖茶”的制作技艺和习俗风化深蕴阴阳造化、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放射出安化茶人理想、智慧、力量的彩绘奇光。这就是安化黑茶最神秘的密码和地理标志。
是啊,安化黑茶,天下无双,溯其源,寻其踪,思过往,想未来,我已然读懂了黑茶的非遗奥妙与美学价值,那便是天赐灵物,俭德宜之。其妙化在神工,其根须植烂石,其精华乃金花,其灵慧藏秀中,其文锦塑心魂,其声名扬天下。
夕阳西下,天边晚霞如火。我恋恋不舍地走出白沙溪茶厂大门,朝云台山方向凝望,仿佛看到安化黑茶密码的化身千两黑茶,正化作一只翱翔于高空的大鹏,扶摇直上,飞向远方。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