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要为经济建设赋能增效
职业教育,既关乎国计,也涉及民生,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实现新的历史跨越,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不断增强,为推动就业创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加快建设国家重视技能、社会崇尚技能、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的社会,既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之举。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职业教育必须在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科技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国家经济建设赋能增效。
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技能报国的青年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职业教育要立足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贯彻落实教育部“时代新人培育工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探索思政课新的“打开方式”、专业课与课程思政新的融合方式,全面构建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围绕打造特色专业、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能力等精准发力,深化教学改革,实施“课堂革命”,不断促进教学效果提升、教学效能“裂变”,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提升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坚持产教融合,深化高水平校企合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职业院校要立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深入推动校企、校地合作。发挥好学校专业优势,围绕市场需求,大力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努力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根据职业教育实践性教学特点,对接企业需求,针对性开展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实习实训标准、顶岗实习标准、技能考核标准,探索长学制培养模式机制。推动青年教师与企业名师大师签订“师徒协议”,通过“教学跟岗”“技能示范”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和技能水平。以员工培训、应用技术服务、基地共建共用共享、订单人才培养和输送为主要内容,在产教融合制度建设、机制设计、合作模式、利益分配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创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共同赋能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融合资源要素,建设协同创新平台。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科研合作,既有利于高校的科研成果落地,又能够帮助企业提高技术竞争力。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学术研究、科研攻关、科研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优势,弥补中小企业在科研方面投入不足、能力不够的短板,搭建校企深度合作的科研平台,聚集和培养优秀高级科研人才,组织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建设轨道交通国际共享实训基地,搭建“院士领衔、大师支撑、机制灵活、多方投入”的协同创新平台,结出一批“产学研创”四位一体的科技创新硕果,牵头建成湖南省高职院校首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了以刘友梅院士领衔的湖南省高职院校唯一的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了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示范基地、湖南省技能人才研究与服务中心等平台,立项了“高速列车制动盘用铝合金的多元微成分设计及性能定量调控”等省级以上科研项目71项。
(作者单位: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