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构建新时代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作者:刘 瑛 来源:2023年第13期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07日 04时26分00秒 编辑:陈家琦


叙事体系.png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外传播工作,大力推动国际传播守正创新,积极构建多主体、立体式的对外传播格局,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构建新时代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指明了前进方向。建立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需要综合考量对外话语体系,从话语内容、话语受众、话语方式、话语主体、话语平台、话语效果等话语因素,着力打造既能体现中国文化、思想和理论,阐释中国制度、道路和实践,又容易被国际社会接受和理解的话语内容和表达方式,让当代中国形象在世界上闪亮起来。

关照国际话语受众,提高对外传播译介能力。对外话语的构建依托对外传播译介能力,它是帮助国际受众准确理解中国精神、中国思想和中国形象的关键因素。要坚持求同存异原则,针对不同的国际受众,挖掘彼此的共情通道,打造既有通识性、又有个性化的中国话语,推进中国话语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推动中国话语的译介和传播,要多角度地研究国家对外翻译策略,尊重国外的文化习惯和审美诉求,准确还原中国叙事中的核心思想与情感,提倡多语翻译,提升中国话语表达的亲和力和准确性。

融通传播媒介,重视多模态话语传播。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社交媒体、自媒体等新媒介的融合发展使可视化、社交化、移动化成为新趋势,多模态成为当今社会文化话语系统的新特征,推动国际传播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在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中,要用好用活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模态资源,提高对外传播的互动性、趣味性,弥补以文本为主要叙事方式的传统单模态媒介的局限性,增强海外受众对中国话语的接受度。特别是在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时,既要依赖传统平台和语言文字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硬信息”,又要发挥新媒体可以面向普通人群进行跨语境传播的优势,充分借助多模态符号来传递“草根故事”和“软信息”,拉近对外传播的心理距离。

优化话语内容,把握话语表达主动权。优化话语内容的重中之重是提炼标志性概念,而“标志性概念”往往是对实践经验沉淀、总结和升华的结果,是重大理论创新的突破口。优化话语内容的当务之急是积极参与世界性议题的设置,如经济发展议题、政治改革议题、气候变化议题等。优化话语内容的关键之举在于创新话语表达,转变思维方式。要坚持辩证思维和实事求是,用事实说明中国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要用数据、案例、生动具体的小故事,阐述“中国道路的大道理”和“中国故事的大智慧”。要用外国人熟悉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增强话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增强话语自信,培养对外传播人才。人是事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话语主体和人才培养的多元化是构建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基础。坚定“四个自信”是维护中国话语体系权威性和原创性的前提。只有对中国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有信心,我们才能树立话语自信。将中国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是一项关系全党、全国、全民族的大事,必须多元主体参与,尤其需要培养一批批既具有国际眼光、政治坚定、理论功底扎实,又熟悉国情世情、适应新时代外宣工作需要的新闻发言人、国际新闻评论员、专家学者、文化交流使者和出境人员等骨干人才。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吉首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