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农家书屋效能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印刷发行处、华声在线有限公司联合调研组 来源:2023年第15期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05日 07时27分50秒 编辑:陈家琦


调查副本.png


作为党和国家实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五大重点工程之一,湖南农家书屋建设十余年,已成为全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聚集乡村文化资源、创新“三农”工作的有力平台,被农民群众形象地誉为“农民致富的学堂、农村文化的殿堂、农村学生的第二课堂”。

2005年,农家书屋在全国部分省市试点;2006年,湖南农家书屋试点200家;2007年,湖南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全面推开;2012年底,全省农家书屋建成44058个,实现全省行政村全覆盖。因行政区划调整和行政村合并等原因,到2022年年底,全省实有农家书屋23704个。为规范管理服务、经费保障,湖南省制定了《农家书屋管理制度》《管理员工作守则》《图书借阅办法》。中央和省级财政累计投入12.14亿元,采购配送了图书10847.65万册,每个农家书屋配置图书2300种、2510册以上,有效解决了农民读书难、看报难的问题。为深入了解农家书屋在新时代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更好地提升农家书屋的服务效能,专题调研组通过书面调研、电话访谈、个别交谈、集体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探寻农家书屋破解现实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多方把脉,直面农家书屋现实困境。调研发现,农家书屋要真正成为乡村文明的“充电站”、乡村振兴的“加油站”,就必须直面新时代农家书屋项目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寻求解决路径。一是“重建轻管”,地方认识有待提高。部分地方行政主管部门重建设轻管理,对农家书屋建设存在消极应付思想。存在图书编号、登记造册不及时,借阅率不高等现象,导致农家书屋成为“门面工程”,使用率不高。二是“有书无人”,书屋管理有待规范。调研发现,部分农家书屋缺乏专职管理人员,大多数图书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任。由于村务繁杂、分身乏术,他们只能对农家书屋实行粗放式管理,致使部分书屋不能定时、足时开放,同时还存在设施损坏、图书流失等现象。三是“书不对味”,图书供给有待优化。部分群众指出,当地农家书屋刚建时也曾出现过读者不断的火热场面,可随着时间推移,书籍日益陈旧、缺乏更新,内容上很难找到能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的书等问题日益凸显。四是“活力不足”,阅读形式未能创新。大部分农家书屋仍然停留在传统读书模式,缺乏数字化阅读平台,没有将农家书屋与符合群众口味的读书活动、民俗活动等结合起来,导致农家书屋发挥作用有限。

聚焦问题,探索有效解决路径。党委政府加强对农家书屋的指导和扶持,对于推动农家书屋改革发展具有基础性意义和导向性作用。湖南积极响应国家要求,全面部署农家书屋提质增效有关工作。多地积极思考,对症下药,紧贴时代变化,为农家书屋提质增效提供了丰富的借鉴模式。一是推动总分馆模式,让资源活起来。长沙县农家书屋联动图书馆,建立了“管理统一、平台同一、资源共享、通借通还”的城乡一体图书馆阅读服务网络体系——以长沙市图书馆为中心馆、长沙县图书馆为总馆、街道(乡镇)图书馆为分馆、社区(村)农家书屋为流动服务点。株洲市攸县石羊塘镇高桥农家书屋以高桥书屋为中心,在周边人口集中、位置便民、群众有需求的地方设立五个图书借阅分点。二是完善管理制度,让考核严起来。用制度建设提升书屋服务效能,保障农家书屋规范运行、科学发展,多地直面困难,严格落实主体责任,落实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扎实开展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并接受审计监督。永州市把农家书屋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为民办实事考核、新农村建设达标验收和文明单位评比指标体系,确保农家书屋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娄底市重点完善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包括管理员岗位职责、免费开放服务制度、阅览制度、借书制度等,并由各县区统一监督制作装订上墙。三是拓展服务队伍,让管理活起来。充分调动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在江华瑶族自治县水口镇如意村,政府积极引导乡村教师、在读大学生利用寒暑假到农家书屋开展志愿服务,有效解决假期孩子无人看管的问题;在湘阴县鹤龙湖镇联星村,农家书屋设在老年活动中心,通过“老年课堂”系列活动,老人与村党员干部共同学习;在花垣县十八洞村,当地积极联合热心民营企业家,邀请高校教师指导村里男女老少诵读、演唱。四是实行共融共建,让阵地强起来。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新华书店等,农家书屋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活动、阅读活动。益阳市高新区谢林港镇清溪村充分联动新华书店、文学组织、出版社等,建成了21个以作家和出版社命名的农家书屋。同时,围绕农家书屋特色,联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志愿者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读书会等系列活动。五是探索“农家书屋+”,让特色多起来。着眼村民多元的文化需求,拓展文化服务功能。一方面通过“+农家书屋”模式,如“党员学习+”“四点半学校+”等,使农家书屋成为在农村开展工作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探索“农家书屋+”模式,如“+电商平台”“+村邮站”等,使书屋成为服务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平台。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农家书屋与新华书店发行网点、乡村学校、红色党建活动积极融合,实现了书籍从“单一配送”到“多元管理”,2022年6月重建开放后,走进书屋的人累计近10万人次,每月借读记录平均近200人次。六是培育阅读品牌,让人气旺起来。湖南每年安排专项经费,连续多年开展了“我的书屋·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和“新时代乡村阅读季”示范引领活动,积极参加中宣部组织的最美农家书屋、乡村阅读达人等推选评比活动,参与人数累计达到上百万人次。各地通过“五老”人员领读、志愿服务送读、科技人员讲读等模式,吸引更多的群众走进了书屋。七是打造数字平台,让网络通起来。2022年5月,“湖南数字农家书屋”阅读平台上线试运行,内容涵盖10万多册图书资源,7000多个音视频资源,紧密结合湖南特色文化,精选了农民喜爱的湘剧、花鼓戏、常德汉剧等1644集,展现丰富多彩的湖湘非遗文化。“百姓点单”功能,让农民可以下单推荐和选取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书籍。

守正创新,继续探索前行。一路实践、一路探索,有几点经验启示尤需牢记。一是必须坚持为民惠民,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书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需定供、靶向发力。二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紧贴新形势、新变化、新需求,有针对性解决农家书屋硬件设施不足、利用效率不高、日常管理和服务保障不够完善等问题,在问题的解决中见到变化和成效。三是必须坚持统筹联动,注重多点发力,不断增强农家书屋建设的整体合力。四是必须坚持先行先试,在探索过程中及时总结切实可行的经验做法,形成可操作、可复制的工作举措,同时不拘泥于形式、怎么管用怎么来,积极适应群众新需求、时代新发展、技术新进步。

目前,湖南正持续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向纵深发展,以榜样引领阅读、以活动滋养阅读、以数字化建设丰富阅读,力争用2年时间,精心打造100家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湖湘文化、助推产业发展的特色农家书屋,通过示范引领和创新发展,进一步推动湖南农家书屋建设高质量发展。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