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黑天鹅”与“灰犀牛”?
十讲二十大⑤
在17世纪之前,欧洲人确信这世界上所有的天鹅都是白色的。直到1697年,一位名叫弗拉明的荷兰探险家在澳洲发现了一只黑色的天鹅。后来,人们就把难以预测但会带来巨大影响的事件叫作“黑天鹅事件”。与之相反,比较明显、发生概率高,却又屡屡被人忽视、最终有可能酿成巨大危机的,则称之为“灰犀牛事件”。
有时候,“黑天鹅”和“灰犀牛”还会互相转化。
比如乌克兰危机发生后,欧洲能源危机就像一头体型笨重的“灰犀牛”。而北溪管道的爆炸,就是一只典型的“黑天鹅”,突如其来谁也没料到。结果,“黑天鹅”撩发了“灰犀牛”,终于演变成威胁全球能源安全的事件。
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黑天鹅”和“灰犀牛”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党的二十大报告16次提到风险,而且还特别提出了“两个随时可能”:一是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二是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
比如说外部打压,我们回顾一下2022年就可见一斑。
2022年2月4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2022年美国竞争法案》,鼓吹对华战略竞争,7天后,拜登政府发布执政以来的首份印太战略;6月,美国通过涉疆法案诋毁中国,北约妄称中国构成“系统性挑战”;8月,时任美国众议院议长的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10月,美国发布《国家安全战略》,将中国视为“最重要战略竞争对手”和“步步紧逼的挑战”;11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宣布禁止进口和销售五家中国企业的电信设备;12月,又有36家中国科技公司被美国商务部列入了“实体清单”。
这些还只是冰山一角,还有美国对台军售、美国蛮不讲理击落我国失控的高空气球等等。
国内也是,疫情演化、气候变化,是“黑天鹅”;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行业风险,是“灰犀牛”。
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些随时可能出现的风险呢?习近平总书记有一个重要论断:“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从这句话,我们可以读到,一是要有忧患意识;二是要有底线思维。
纵观我们党的百年历史,这两点也是贯穿始终的。毛泽东同志早就强调过,“我们要在最坏的可能性上建立我们的政策”。邓小平同志也曾说过,“我们要把工作的基点放在出现较大的风险上,准备好对策。这样,即使出现了大的风险,天也不会塌下来。”
新征程上,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影响,可谓“困难无处不在,挑战层出不穷”,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杨万里的一首诗来形容风险和压力的接踵而至,“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怎么办?答案就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讲到的: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总之,只要坚持走正确的路、常怀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保持团结奋斗,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我们就一定能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胜利!
(执笔:宋 洁)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