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而精”彰显县域经济大作为
衡山县在衡阳各县(市)中面积最小、人口最少,是典型的“小块头”。近年来,衡山县围绕做强“制造立市、文旅兴城”衡山极,加快推进县域经济总量提升、质量提标、增量提效,坚持走出一条“小而精”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推进“三量齐升”,夯实制造立县之基。一是抓项目建设,做大增量。大力开展“项目建设三年行动”,木林森、昱捷新能源等一批优势企业成功签约,海大公司母猪基地、广兴冷链物流、鸿洲包装二期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在衡阳率先采用市场化建园、市场化招商新模式,加快建设总投资30亿元、总面积2000亩、容积率1.32的智能制造“园中园”项目,仅用20天就完成全部征拆任务,创造新的“衡山速度”。项目一期400亩10月建成开园,预计亩均税收20万元以上。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推动园区税收翻番、达6亿元。二是抓原地倍增,挖掘存量。大力开展工业企业倍增行动,通过引进投资者、收购资产、租赁开发等方式,“一企一策”盘活低效企业,推动华升服装、顾帝家具等多家企业实现“增资增效不增地”。去年县高新区亩均税收增长33.43%、达15万元/亩。三是抓科技创新,提升质量。聚焦新材料、装备制造等相对优势产业,大力实施高新企业梯度培育和“小巨人”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数量居衡阳各县(市)第一。目前全县有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0家,高新技术企业4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11个。
推进“三旅融合”,走好文旅强县之路。一是推动农旅互通。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加快建设7大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衡山黄鸡”总产值突破18亿元。实施“一镇一品、一村一特”差异化战略,小水果、茶叶等特色农业带动2.2万脱贫人口人均增收2500元以上。双全新村通过“茶旅融合”成为网红打卡地,永和乡、萱洲镇小水果采摘打造“果旅融合”区域新典范。二是推动城旅互联。坚持“以城促旅、以旅兴城”发展思路,抢抓衡阳承办全省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机遇,全方位融入“大南岳旅游圈”建设,充分发挥每年3000万元文旅产业发展资金的引导作用,大力推进开云新区、紫盖峰、萱洲古镇、虎山福地等9个重大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紫盖峰、雷钵峰通景公路提质改造,加快构建“城旅一体化”发展新模式。三是推进文旅互融。坚持把革命老区县深厚的红色文化、源远流长的土菜文化、以岳北山歌为代表的非遗文化同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岳北农工会成立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准备就绪,非遗文创产品年产值达5000余万元,青少年篮球赛、环九观湖自行车赛等节会活动有效汇聚了人气。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同比增长87.7%、收入同比增长80.3%。
推进“三化协同”,扛牢环境兴县之旗。一是企业服务人性化。创新实施政务集成服务“大综窗”标准化改革,企业开办、企业变更、综合纳税、多图联审等15个主题事项实现“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次办好”。连续七年开展企业联手帮扶行动,确保一个企业对应一个帮扶团队,有问题找帮扶责任人成为企业第一反应,帮助企业解决“围墙外的事”近600个。二是城乡治理标准化。坚持“标到事、事到岗、岗到人,人有责、责有行、行有范”,全面推进城乡标准化治理,在全市率先启动通道绿化工作、率先实现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推出“整治黄标线”、统一标识“黄牌”等治理模式,相关经验在全省推介。三是底线工作常态化。创新推行“五全一常态”“五步一规范”机制守底线、促和谐,以“六张网”为支撑的“大应急”治理体系在全省推广,“屋场恳谈会+人民调解”“民间和事团”矛盾化解模式大力实施,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和湖南省政治安全和社会风险评估低风险县。
(作者系中共衡山县委书记)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