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丝路明珠展新韵
——全国党刊全媒体张掖行主题采访活动走笔

作者:邓跃 张婷婷 来源:2023年第17期 发布日期:2023年09月02日 03时13分43秒 编辑:陈家琦


甘肃副本.png


2013年,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两次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指明了方向。

张国掖臂,以通西域。作为古丝绸之路重镇、新亚欧大陆桥的要道,新时代张掖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铺就新时代的锦绣丝路?8月6日-10日,我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上祁连、访张掖,感受这块土地的勃勃生机。


因地制宜,乡村振兴正当时

青瓦白墙、凉亭长廊、小桥流水、芳草如茵,不同于西北民居的粗犷大气,张掖市甘州区甘浚镇速展村有着江南水乡的雅致风情,漫步其中,处处皆画卷。这里不只有光鲜亮丽的“面子”,还有实打实的“里子”。速展村的主导产业是玉米制种和畜牧养殖业,在此基础上,村里流转土地建成了160亩本土杂果采摘园和238座高标准智能日光温室大棚,实现了“南果北种”。依托毗邻七彩丹霞景区的区位优势,速展村还倾力打造了集新型社区、现代农业、田园休闲、客栈民宿、康养宜居为一体的速展特色街区。速展,意为快速发展,反映了当地人民不甘贫穷落后、奋力谋求发展的美好愿望。去年,全村经济总收入突破848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2.3万元。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发展乡村产业,强调“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要“做好‘土特产’文章”“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走进甘州区前进现代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挤奶大厅”里,工人正在转盘式挤奶设备前按标准程序为奶牛挤奶。目前企业日产高品质生乳800吨,除企业自身日处理150吨外,其余生乳当天发往贵州南方、四川菊乐、广东燕塘、深圳晨光、上海光明等全国各地多家乳企。

发展特色产业,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做大、做精、做强。目前,甘肃前进现代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奶牛存栏6万头,下属养殖场20个,资产总额32亿元,是集牧业、乳业、有机肥及相关附属产业三大板块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高质量发展既要高效益的“含金量”,也要发展前景好的“含新量”。在民乐县张掖超越发展农业有限公司现代智能玻璃温室里,鲜红圆润、果实亮丽的优质串番茄挂满枝头,产品主要销往中、东部地区和沿海城市的中高端市场,年产值约2.5亿元。

这一串串番茄的优质优价的“秘密”,便来源于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含新量”。首先,它采用椰壳包栽植。其次,它运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定时定向定量施肥施水,突破了传统农业对于自然条件的依赖,可节省水肥80%。最后,立足当地丰富的光热资源,它引进全球先进智能温室技术,建成了亚洲单体规模最大、种植技术聚集度最高、节能环保程度一流的戈壁设施农业产业园,规避了气候对农业的风险,又利用了西北昼夜温差大的优势,使得番茄甜度更高、品质更好。

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戈壁荒滩崛起了高端的“农业工厂”,让企业有效益,让农民有收益。2019年,公司通过“车间教学”“工厂教学”“定向培训”等方式,吸纳千余名搬迁群众就业,人均年收入4万余元。

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张掖为河西走廊乡村振兴立标打样。


薪火相传,红色热血铸祁连

循红色足迹,养英雄正气。走进位于高台县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苍松翠柏,庄严肃穆。广场中央的纪念碑巍然屹立,仿佛向人们诉说着这座城的历史与精神。

80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转战河西走廊,浴血奋战、殊死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纪念馆时指出:“西路军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英雄主义气概,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同长征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讲好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近年来,高台县牢记嘱托,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深入挖掘红西路军将士英勇无畏、感天动地的英雄事迹,让红色基因焕发新时代光彩。四年来,纪念馆累计为全国各地观众提供免费讲解2.16万场次,累计接待游客356.3万人次,使西路军故事逐步走出甘肃,走向全国。

离纪念馆不远处,有一棵非同寻常的古槐,1937年1月红五军张护士长被钉于此树残害致死,因而得名“红军槐”。历经沧桑的老槐树,见证了红西路军铁的信念、铁的军纪和铁的担当。如今,古槐每到春秋季节,树胶便像眼泪一样往下流,仿佛一位历史证人,向人们诉说当年红军的故事。

高台干部学院,是全国72家党性教育干部学院之一。自2020年6月正式开班培训以来,学院依托丰富厚重的红色资源和独特的自然资源,不断探索多种教学形式,精心打造讲好西路军故事的实践课堂、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家园。

一座纪念馆,一棵红军槐,一所学校,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凝聚人心的强磁场。它们的深处,共同蕴藏着这座小城的精气神。


以质图强,打造职教新名片

为梦想筑梯,让人人出彩。近年来,张掖市把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为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变革,充分发挥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显性”功能。

走进位于山丹县城的培黎职业学院,校园宽敞美丽,教学设施先进齐全,这座新型的现代化职业学院朝气蓬勃。20世纪40年代,新西兰人路易·艾黎秉承“手脑并用,创造分析”的职业教育理念,创办了山丹培黎工艺学校。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丹培黎学校时强调:“解决西北地区发展相对落后的问题,关键是要发展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做强实体经济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发展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在“一带一路”建设新形势和区域经济发展新要求下,“培黎精神”如何在加大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大放光彩呢?近年来,学校围绕河西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优化专业布局、深化产教融合,搭建国际平台,努力培养具有现代工匠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如今,培黎已不只是一所学校,而是山丹的文化符号,更是甘肃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

在张掖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数控大师技能工作室的桌面上,陈列着打磨精细的机器零部件、做工精致的奖杯、构思精巧的雕刻品等物件。近年来,张掖市职业教育岗位与能力标准对接、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对接,构建多层次、多规格、层层贯通的职业教育“立交桥”。

如今,全市职业院校师生超过1.75万人,每年输出技术技能型人才近4000人,为张掖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注入人才动力。


实干笃行,绿水青山带笑颜

绿水生涟漪,青山多锦绣。张掖,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之称。近年来,张掖市立足生态优先,在生态修复方面聚焦发力。

走进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湖水潋滟,芦苇丛生,水鸟翔集,“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的美景呈现眼前。自2009年以来,公园重点组织实施退耕还湿、水源涵养、水系疏浚、植被恢复、动物栖息地等生态恢复项目。现分布植物4187种,野生动物10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23种,成为我国典型的内陆河流域、荒漠化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物种保护为重点的示范区。

当一张规划蓝图上的点、线、面能齐笔共绘,方能多姿多彩。祁连山是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一度无序无度开发,冻土破碎、植被稀疏,局部生态破坏。甘肃以“断腕”决心狠抓整改。如今,祁连山生态保护“由乱到治,大见成效”。

位于祁连山国家公园北麓中段的张掖康乐保护站,自建成以来,辖区生态环境逐年好转,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森林植被面积及覆盖度明显增加,干旱、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规模明显减小,水源涵养能力明显提高。

张掖山丹马场地处河西走廊中段,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这里水草丰茂,地势平坦,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优良马匹繁育基地。然而,曾几何时,由于超载放牧、水土流失等原因,这片秀美之地备受草原退化的困扰。如何有效保护好“千年皇家马场”这块“金字招牌”?中农发山丹马场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主任任培文介绍,自2019年以来,山丹马场累计投入资金2.36亿元,落实退牧还草、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等生态环保项目,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野生动物种群大幅度增加。

这并不是绿色转型的终点。在中国农发集团的帮助下,山丹马场做好做活“生态+”文章,大力发展绿色种植业、养殖业、绿色食品加工业和绿色商贸业,实现营业收入5.89亿元、净利润1.3亿元,取得建场以来最好业绩。

“让祁连山绿水青山常在,永远造福草原各族群众。”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已成为山丹马场绿色转型发展的生动实践。

白浪河涌,昼夜北去。新旧相推,日生不滞。张掖正用奋斗书写新时代的幸福故事!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