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醒悟更要知止
前不久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把严的要求贯彻到党规制定、党纪教育、执纪监督全过程,既让铁纪“长牙”、发威,又让干部醒悟、知止。这一重要要求提醒党员干部,要想干净干事,保持清正廉洁的人生,一方面要及时醒悟,另一方面要善于知止。
醒悟,意为清醒、觉悟。醒悟是干事的前提和基础。事实证明,一个人勇于醒悟,保持清醒,就能找到自己行为的准星,就会少犯错误、不犯错误。我们党的很多优秀干部都特别重视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从不给人以送礼的由头,不给自己贪腐的念头。郑培民有集邮的爱好,长期在湖南担任领导工作,却一生隐藏所好;汪洋湖有吃鱼的习惯,在吉林省水利厅工作期间从不吃鱼……他们在思想上保持清醒警醒,以不贪为宝,以气节为尚,以清廉为名,成为共产党人的一面镜子。广大党员干部做到醒悟,一方面要以老一辈革命家和优秀党员干部为榜样,锤炼党性,提升境界,保持操守;另一方面要以反面典型为教训,真正在心中警醒起来,吃别人的“堑”长自己的“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让他人的悲剧在自己身上重演。
醒悟之后,贵在有所行动。这个行动很重要地体现在知止上。《道德经》中讲:“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增广贤文》也有言:“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古代,许衡不吃路边梨、包拯不持一砚归、张伯行不取民之脂膏,是一种止。在我们党内,彭德怀不喝公家茶叶、杨善洲不为私用权、杨业功不收一张宣纸,也是一种止。正是这样的“止”,体现了为官者强大的意志力、坚忍力、自制力,也让他们成为一个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人。
“行于可行,止于当止。”今天是一个敢闯敢试、干事创业的时代,也是一个按规律办事、按规矩做事的时代。随着党规党纪的不断完善,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越来越要求党员干部具备知止的能力。“越规者,规必惩之;逾矩者,矩必匡之。”如果耐不住寂寞,抵不住诱惑,管不住小节,伸了手、湿了鞋,就会受到党纪法纪的惩处。因此,党员干部应强化纪律意识,立起自律的标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以纪律为准绳,不越雷池、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
“心中醒,口中说,纸上做,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党的十八大以来,很多违纪违法的官员落马,他们有一个共性,就是丧失了是非面前的辨别能力、诱惑面前的自控能力、警示面前的醒悟能力,未能做到知止善止。这也从反面告诉我们,党员干部要做到清正清廉,醒悟是前提,知止是保证,既要清醒坚定,又要行动有力;既要“识得破”,又要“忍得住”。二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党员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醒悟觉悟、知止善止,应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追求。新征程上,让党员干部警悟、知止,很重要的就是既要讲底线,又要立起高标准;既要讲党纪党规,又要立起理想信念,引导党员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崇高风范。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