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湘论点:新的一年,不妨多读读书吧
元宵牵着年离去,重整行装再出发。你是否会和我一样,立下一堆的flag,当然,其中一项,必定是读书。
因为我相信:脚步丈量不了的远方,阅读带你体验;眼睛眺望不到的风景,文字带你领略;那些无法经历的人生,书籍带你相遇。
读书读在未用时
读书可以拓展我们作为个体的经验,虽然从个体的角度说,每个人的悲喜并不相通,但放在人类的总经验中,这又并不准确。每一部伟大的作品,都会让你更多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读书有抚掌大笑的愉悦,有豁然开朗的顿悟,有殚精竭虑的深思……古代学者翁森在《四时读书乐》中说得很妙:“读书之乐乐何如, 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 瑶琴一曲来薰风”“读书之乐乐陶陶, 起弄明月霜天高”“读书之乐何处寻? 数点梅花天地心。”《四时读书乐》把一年四季都赋予了书香雅趣,读书的境界被歌咏得如此淋漓尽致,可见,读书之美好。
读书使你拥有打破人生边界的可能,“智力”与“智慧”是两码事,从智力到智慧,读书就是攀登的阶梯。一个人想要精进,离不开书本的沉淀,文化的加持。只有不停地读书,才能不断提升自我,把人生的方向掌握在自己手里。在《之江新语》一书中,习近平深有感触地写道,“要真正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境界要求……”
读书 读有所得
东坡先生有云,“读得书多胜大丘,不须耕种自然收。”读书给我们带来的收获,可能是不知道的信息或知识,可能是自己不曾拥有的感受或价值观,可能是大量阅读的成就感和日积月累的满足感。我们用读书向先贤致敬,通过书籍,我们站在前辈的肩膀上,也许能看得更高更远。
既然要有所得,那我们的阅读就应该有技巧,有方法。
读书要广。经常开车的司机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前后左右都要看看,视野才能开阔,才能一路平安。读书也是如此,广泛阅读,广泛涉猎,才能让自己的思维四通八达。
读书要精。学海无涯,人生有限。读书必须学会“善读”,重视阅读的质量,不断提高阅读的层次。多读对人生有益的经典,多读奠基打底的书,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文化品位,坚持阅读与思考相统一、读书与运用相结合,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读书要巧。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中提到:“一方面,读书要用‘巧力’,读得巧,读得实,读得深,懂得取舍,注重思考,不做书呆子,不让有害信息填充我们的头脑;另一方面,也不能把读书看得太容易,不求甚解,囫囵吞枣,抓不住实质,把握不住精髓。”
读书 得而能用
藏书不难,能读为难;能读不难,能记为难;能记不难,能用为难。读书可以简单的分为输入和输出两个环节,翻开书本,读有所得是输入,把我们所获取的知识通过生活、工作等渠道把它的价值发挥出来,则是输出。读书的输出简而言之,就是“运用”。
1939年,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毛泽东指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毛泽东把增加知识的过程生动地比喻为“进货”。他说:“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告罄了。好像一个铺子,本来东西不多,一卖就完,空空如也,再开下去就不成了,再开就一定要进货。”想在知识本领上“进货”,读书肯定是重要路径之一。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甚至读到生命最后一刻,书中所获得知识本领也大都被他运用到了实践当中。比如,为了批驳亡国论、速胜论的错误,指导全国抗日战争,有一段时间里,毛泽东大量阅读中外军事名篇。1938年3月,他亲自组织成立了“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研究会”,吸收肖劲光、罗瑞卿、滕代远等人参加。研究会每周开会一次,每次从晚七、八点开始到深夜十一点多结束,交流学习体会。1938年,毛泽东撰写了著名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著作,创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军事理论,赢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你梦想的远方,眷恋的风景,渴望的人生……都藏在那些你读过或将读的书里!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