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新湘论点:“烧外币”“倒茅台”……贪官们的这些操作可怜可笑更可恨。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作者:赵畅 来源:“指点”公众号 发布日期:2023年01月31日 05时10分27秒 编辑:张米

图片

1月28日,湖南省纪委监委反腐大片《忠诚与背叛》上集播出。第一个出镜的是湘潭市委原书记曹炯芳,其中有一个他妻子交代的细节:春节以后他就越来越感觉到组织会查他,我们俩又一起把家里的现金清了一下,他就发现家里有一些外币,他说到时候讲不清来源,只有烧掉以后,我们就安全,并且一边烧的时候还一边跟我讲,他说这个是我们俩带进棺材里的秘密。

不少贪官喜欢外币,原因除了认为“含金量”高外,更是基于为孩子出国留学抑或为自己及家人出国旅游、购物之用等的算计。然而,曹炯芳竟然反其道而行之——将其一一焚烧了。为何?原来,他“感觉到组织会查他”,而这些外币“到时候讲不清来源”。于是,才横下一条心——原来,曹炯芳与妻子一起“烧外币”,是一个很不情愿而无可奈何之举。换言之,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他是绝不肯焚烧的。

既然组织会查他,他当然只能忍痛割爱了。然而,问题在于:将外币焚烧了,真能遂其愿而“一烧了之”“一了百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暂且不说这些外币总会留下林林总总的蛛丝马迹,尤其随着案子查处的不断深入而屡屡突破,外币被烧之事迟早也会浮出水面,单就夫妻俩“攻守同盟”来说,在办案人员的火眼金睛里,他们精心构筑的“攻守同盟”岂能不土崩瓦解呢?

“只有烧掉以后,我们就安全”,与其说 ,这是曹炯芳对自己对妻子的一种毫无底气的“保险承诺”;倒不如说,这是曹炯芳心怀一丝侥幸心理而欲与组织对抗所持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而焚烧时信誓旦旦之言——“这个是我们俩带进棺材里的秘密”,更是折射出他的思想和行为是多么的天真、幼稚和麻木。原来,他身陷囹圄还不知道,真正带来灾祸的并非外币本身,而是那早已腐蚀其全身而令其心灵千疮百孔的汹汹贪欲。是的,只要贪欲不除,就无有“秘密”可言。因为一旦暂未被查处而躲过风头,那么,其今天将外币烧了,明天、后天他还是会继续伸出手去,以至而变本加厉起来。

无独有偶,2020年初在央视播出的反腐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中,揭露了贵州省原省委常委、副省长王晓光的一个贪污细节,曝光他家中堆满一屋的茅台酒,高达4000多瓶。由于名酒数量太多甚至按年份把这些酒分批倒入自家马桶,透过下水道流出,以消灭证据。王晓光的做法与曹炯芳可谓惊人的一致,可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待被查处,办案人员只须一脚踏进其屋,那透过马桶及下水道的茅台年份酒其经久不散的酽酽醇香,就早将其给出卖了。于是,他妻子其时“看着他猛向马桶倒酒所发感叹,‘扔也扔不掉,喝也喝不了,送也送不完,倒也倒不尽,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可谓极具自我讽刺意味。“死猪不怕滚水烫”,其实世上哪一位贪官不知道“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可不到遭灭顶之灾时,又有哪一位贪官愿幡然醒悟而歇手作罢的呢?

面对东窗事发、祸起萧墙,无论是曹炯芳把外币焚烧了,还是王晓光把茅台年份酒倒进马桶,他们的举动与“被逼得走投无路时,就把头钻进沙子里”的鸵鸟,并无二致。对于一位领导干部来说,这种掩耳盗铃式的举止,不啻迂腐可笑,更是卑劣愚蠢。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遏制增量、清除存量的任务依然艰巨”。因此,各级党组织尤其是纪检监察部门必须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治理,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让风清气正蔚然成风。与此同时,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切实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坚决摒除掩耳盗铃式的侥幸心理 、“鸵鸟心态”,进一步养成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的习惯,从而在建设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中,把自己打造成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扛得住歪理的“金刚不坏之身”。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