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多些“既报喜又报忧”的调查研究

作者:冷兰兰 赖 丹 来源:2023年第7期 发布日期:2023年04月03日 02时55分46秒 编辑:陈家琦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方案》指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坚守党性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听真话、察实情,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在大兴调查研究中突出强调“既报喜又报忧”,就是要以问题导向引领调研方向,可谓意义深远。

什么是调查?为何要搞调查?答案可归结为一个,那就是解决问题。要解决问题必须要直面“喜”与“忧”。毛泽东同志曾多次指出,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为了报表”“情况暴露,就是最好的调查”……建党以来,大至对革命形势的判断,小至枝节政策的变化,都产生于这样的“每事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在调研考察中聚焦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出了表率。仅脱贫攻坚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就开展过50多次调研,走遍了14个特困地区,揭锅盖、看米缸、翻被褥,每到一处都仔细察访。调查研究得到的结果,有喜有忧,是真正的深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确实摸清了情况,同基层干部和老百姓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

然而,当前的调查研究却出现了一股形式主义歪风。一些党员干部搞调研不是从问题出发,不来真的大玩虚的,搞一些“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和“嫌贫爱富式”调研,这类调研往往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只讲成绩不讲问题,或者讲成绩浓墨重彩,说问题一笔带过。如此“报喜不报忧”,无助于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其调研的效果也就大大打了折扣。

凡事有喜必有忧,喜与忧从不绝对对立。开展调查研究“报喜”当然重要,总结成绩中经验性、规律性的东西,能提供“金点子”“好方子”“新路子”,有助于指导更多的实践走向成功。但“报忧”更为关键,如果调查研究只讲“喜”的一面,对问题视而不见,对“报忧”三缄其口,就可能耽误问题解决、贻误发展机遇。同时,“既报喜又报忧”也体现了一种忧患意识。俗话说“成绩不讲跑不掉,问题不讲不得了”,由此可见“报忧”比“报喜”更重要,只有发现问题、承认问题、正视问题,才能及时找准“症结”、及快找到对策、及早解决问题。此次中办印发的《方案》明确了开展调查研究的12个重点方面,每一条都讲要调查了解其中的“主要情况重点问题”,体现了党中央居安思危、备预不虞的强烈忧患意识。

多些“既报喜又报忧”的调查研究,就要时刻清醒地认识到调查研究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得失成败的大问题。把调查研究当作“求真的学问,实践的科学,讲求方法的艺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在具体实践中要坚持“五个是否”的检验标准,即:是否明确了“问题”,是否抓住了“根源”,是否带回了“现状”,是否摸到了“思路”,是否契合了“民意”,切不可“喜而无忧”“忧而无解”。

“喜”“忧”之中,蕴含着发展之道。当前,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就是要紧紧围绕中央部署,紧扣“国之大者”及地区具体发展问题,把握主要情况、聚焦重点问题,寻求破解之道。只有“既报喜又报忧”的调查研究,才能求客观实际之真,为制定决策、落实部署、破解难题找到“金钥匙”!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