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培育工匠精神 赋能产业发展

作者:周宁宁 来源:2023年第20期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31日 04时17分02秒 编辑:陈家琦


周宁宁.png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这为现代职业教育培塑工匠精神,促进就业创业创新,助推制造强国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强化目标导向,加快培育高技能人才。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不断加快,培育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市场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显得更加迫切。高职院校作为培育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在学校顶层设计方面,强化目标导向,将培育大国工匠、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办学理念,把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摆在重要位置。在思政育人方面,把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承载的工匠精神贯穿思政课教学和专业教学全过程,广泛讲授各行业涌现出来的工匠人物,让学生自觉向大国工匠看齐。在专业提升方面,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建立健全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学校、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

创新培养模式,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发展。今年6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发布《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旨在统筹推动教育和产业协调发展,创新搭建产教融合平台载体,将产教融合进一步引向深入。产教融合是衡量职业教育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志,是实现教育链、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与价值链有机衔接,统筹解决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问题的重要举措。职业院校要贯彻落实产教融合理念,为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人力资源支撑。其一,构建中高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的衔接机制,形成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全日制教育与在职培训的互认与融通。其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包括在制度、文化、技术、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科研与技术服务等多个方面的沟通融合,联合企业共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和培训实训基地,在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方面实现共建共享,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动态调整课程与教学标准,通过校企联合招生、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开辟多样化的工匠人才成长路径。

突出文化育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融入新时代高职教育,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工匠精神的崇尚、对劳动的热爱,形成以劳动为荣、以传承工匠精神为荣的风尚。突出文化育人,要以培育工匠精神为引领,发挥文化引领人、文化塑造人、文化成就人的独特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立直观的文化载体。在校园内修建工匠文化主题墙、工匠雕像、文化长廊等,设置事迹陈列室,丰富工匠文化的物质载体;通过人文讲堂、艺术舞台、技能赛场、网络空间等文化平台,营造缤纷多彩、特色鲜明的工匠文化;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等活动,大力推介德艺双馨的工匠人才典型,多途径展示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让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被人们知晓,让更多职业院校被社会了解,激励更多年轻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作者系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