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以乡村艺术教育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作者:杨丹 来源:2023年第19期 发布日期:2023年10月08日 03时42分47秒 编辑:陈家琦


乡村艺术教育.png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在乡村,乡村振兴的魂在于文化的振兴。乡村艺术教育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肩负着传承发展乡村传统艺术、提升乡村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要以乡村艺术教育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传统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重塑乡村艺术教育地位,强化乡村文化振兴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目前,乡村艺术教育仍是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各地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艺术师资短缺、教师素养不高、设施设备不齐、课程开设不足、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艺术课堂是对各类乡村文化艺术进行教学、传承、发展、创新的重要场域,是乡村学生认知与学习各类艺术技能的主要场所。依托有组织有计划的艺术教育与实践活动,传统的乡村艺术形式与技能得以代代相传,乡村文化得以发扬光大。教育行政部门及乡村学校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从乡村文化振兴的高度看待艺术教育,切实落实国家美育政策,配备专业艺术师资,开足开好艺术课,按质按量落实艺术教学目标,使乡村艺术教育为乡村文化提供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

激活本土艺术教育资源,丰富乡村文化振兴素材。乡村本土艺术资源是乡村艺术教育的素材宝库,乡村地区的优秀戏曲曲艺、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及“三农”题材的优秀艺术作品,都是乡村艺术教育的生动教材。乡村民间艺术家可以走进课堂,教学生演唱民间歌曲、演奏传统乐器、表演民间舞蹈、制作民间手工艺品等。乡村文化部门与教育部门应联合起来,共同对当地乡村艺术形式进行挖掘整理,选择适宜于中小学生的民间歌曲、舞蹈、戏剧、美术,编撰系统的乡村艺术校本教材,让乡村艺术教学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乡村传统民俗活动也是乡村艺术教育的鲜活场景,教师可带领学生观摩和参与各类民俗艺术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和实践。乡村本土艺术资源一旦激活,就能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让学生在一首歌、一幅画、一支舞、一部戏中感受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燃起对乡村文化的强烈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构建公共艺术教育空间,形成乡村文化振兴气象。如果说乡村艺术课堂是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的集中场域,那么乡村公共艺术教育空间则是乡村文化生发、传承、发展与创新的沉浸式场景,它与人民的生产生活融为一体,无处不在、润物无声,影响着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状态。乡村公共艺术教育空间可以是生活化的。因地制宜地把村民日常生活的空间进行艺术化的改造,如乡村地理格局的优化、乡村景观的规划、房屋的美化、公共区域的美化等。这种艺术化构建可以让乡村成为一个整体的艺术空间,呈现出独特的文化风貌。乡村公共艺术教育空间也可以是参与式的。如公共剧场,各种形式的舞台,各种形式的音乐、戏剧、舞蹈排练室,画室等。各类艺术技能的学习、艺术文化类讲座、艺术工作坊、手工艺培训班等都可以在这里开展。乡村公共艺术教育空间是村民参与艺术活动的主要场域,它不仅是地理学上的空间概念,还具有社会学意义上的公共精神和归属意识,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场域。

(作者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