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以文化振兴推进全域乡村振兴
——安化县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探索与启示

作者:陈文胜 来源:2023年第23期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05日 05时24分59秒 编辑:陈家琦


安化副本.png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表现在乡村文化方面,主要是乡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平衡,乡风文明建设不充分。为突出乡村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安化县紧紧围绕时代要求充分挖掘特色文化内涵,正确处理乡村文化传承与提升的关系,积极探索以文化振兴推进全域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径。


乡村振兴对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要求

推进乡村振兴不仅需要物质保障,更需要文化支撑。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必须要求以相应的文化配套引领。因此,乡村文化振兴既是进入新发展阶段的一个事关全面现代化的重大问题,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乡村文化振兴事关乡村振兴的价值取向。乡村振兴不是单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振兴,而是乡村的全面振兴,只有坚持经济、文化等各项发展齐头并进,才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核心要义所在。乡村文化振兴看似无形,但可以发挥凝聚人心、塑造乡村共同体的强大功能,在乡村社会生活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如果没有乡村文化的振兴就会失去乡村之魂,没有乡愁的乡村就难以成为农民心灵的归属,也难以构建高品质生活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发展格局。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和最活跃的因素,人才缺失是乡村振兴的最大瓶颈。如何提高农民素质以形成人力资源优势成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关键靠人才,灵魂在文化。只有充分调动农民的发展内驱力,才能够提振乡村民众的精气神,建立起长效的发展机制,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持久的精神力量。

乡村文化振兴是重塑城乡关系的关键所在。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城乡关系发生了巨大转变,城乡差别不仅在于物质差别,更在于文化落差。通过文化振兴来引领乡村振兴,从某种角度上是为了破解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重塑新时代城乡关系:不管城镇化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不能用城市文明碾压乡村文化,人们依旧需要一个“乡愁”的精神寄托,这也是“城里人”和“村里人”共同的生活愿景。


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基本经验

安化为古梅山之域,有近千年历史,人文底蕴厚重,文化源远流长。在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必须把乡村文化振兴摆在突出位置来抓,着力做好“传承什么、提升什么、建设什么、赋能什么、实现什么”五篇文章,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为重点,初步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和谐局面。

传承什么:敬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前提。作为梅山文化的发祥地与核心区域,安化县始终强调必须将保护与传承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通过旨在推动梅山文化产业发展的“七个一”工程,打造了梅山文化系列丛书、“梅山茶韵”特色小戏、梅山民俗文化博物馆等,不仅有效保护和传承了安化特色的传统民居、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物质文化载体,还保存了很多梅山文化独特的宗教信仰、风俗民情、手工技艺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梅山剪纸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安化黑茶文化系统完成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工作。让乡土文化能够真正“留得住”“传下去”,已经成为安化县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根本遵循。

提升什么:以回应时代要求为根本。任何社会文明的发展都会赋予时代特点而不断演进,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安化县域内一些传统手工艺产品、非遗产品等通过创意设计、制作,运用现代创意设计、科技手段和时尚元素提升手工艺发展水平,逐步培育形成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和品牌,如开发了一系列以“梅山文脉”“梅山剪纸”“张五郎塑像”为主打品牌的富有传统文化底蕴、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面向游客的文创产品。讲究沉淀出精品、慢工出细活的黑茶产业,如今也引进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机器人,在坚守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提升黑茶产品的清洁化和产品质量标准化。在传承传统美食方面,坚持以梅山美食“梅王宴”为龙头品牌,推动餐饮业转型升级,发掘“梅山十八碗”等传统美食文化,融入现代消费理念,探索开展现代化经营模式。安化县黄沙坪小学还将茶艺、剪纸等传统文化引入课后服务内容,通过茶艺表演、采茶歌排演、剪纸艺术长廊等现代化方式学习传统礼仪,使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的魅力。因此,以回应时代要求为根本,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与时俱进,激活乡土传统文化的精华,让安化的乡土文化能够真正“活起来”,已经成为安化县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根本宗旨。

建设什么:与各地乡村发展实际相适应为关键。安化作为湖南省面积第三大的县,有26个民族,乡村文化具有鲜明的不同地域多元性和差异性特征,因此乡村文化建设特别注重同各地乡村发展实际相适应。一是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文化阵地建设。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共文化设施,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阵地“门前十小”示范工程建设,建设适应农民需求的“15分钟文化圈”,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二是立足实际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如田庄乡白沙溪村通过开设“党员群众讲习所”,组织“清洁家园行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等活动,形成人人参与创建、户户参与评选、组组都有“标杆”的良好氛围。三是尊重当地习俗推动移风易俗。利用山歌、戏曲等安化本地民俗文化,把乡村振兴等理论宣讲内容编成小故事、顺口溜、小剧目,让农民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突出村规民约的观念引导和行为约束作用,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奖励激励机制,不搞一刀切的硬性规定。

赋能什么: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为重点。充分发挥文化赋能作用,刻在安化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反映在安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一是赋能产业振兴。坚持文化引领与产业支撑相结合,充分发挥梅山文化和黑茶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在聚集产业意愿、整合产业资源、促进产业融合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多次举办红色文化旅游节、安化黑茶文化节等节会,特色农林、民俗文化体验和研学品牌常年吸引游客近600万人次,将文化融入产业,培育了较强的乡村振兴文化产业支柱,实现经济效益与文化效益双赢。二是赋能人才振兴。通过注重培育崇文重教、回报桑梓的新乡贤文化,讲好乡贤故事,一批安化籍人士纷纷回乡创业、反哺故园,助推安化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三是赋能生态振兴。将本地地域特色、民俗风情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机结合,实现从“村容整洁、环境优美”提升到“各具特色、各美其美”,打造了一批“美丽乡村”“美丽屋场”“山乡风情”农村人居环境特色示范区。四是赋能组织振兴。突出党建引领,加强党支部建设,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结合安化历史开设“毛泽东与安化”等系列党课;同时培育自治文化,提升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水平。

实现什么:以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和谐局面为目的。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大力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使文化成为推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和谐局面,从而提高乡村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实现农村、农业、农民的现代化,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如龙塘镇沙田溪村把乡风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相继启动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建立村民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机制,文化建设与乡村治理相辅相成,勾勒出一幅文明村庄、幸福生活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启示

为强化对风土人情与民俗习惯的尊重,突出乡村文化发展的农民主体地位,安化县积极探索推进乡土文化与现代文明进行有机对接的乡村文化振兴之路。

先立后破,把握好乡村文化传承和提升的关系。安化县始终坚持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较好地统筹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时,不局限于文化传承层面的表象复古临摹,而是依托原生态的文化物质资源,尝试将传统乡村文化一些重要仪式场合所表达的核心含义挖掘出来,比如梅山文化体现着“天人合一”“万物有灵”“善待自然”“自强不息”的哲学观,乡村传统婚丧嫁娶礼仪中体现的神圣感与对祖先、生命的尊重等,至今仍然具有不因社会变迁而隔断的时代价值。这充分说明,传承是前提,提升是方向,要先立后破,而不能未立先破。既要反对抛开传承的移风易俗,也要反对抛开赋予新时代内涵的提升而盲目复古。

尊重主体,突出农民在乡村文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始终把农民需要放在第一位,以农民主体地位的立场、站在属于农民的乡村,去聆听农民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乡村文化生活;坚持依靠农民,四年来成功举办“百姓春晚”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200多场,观众近100万人次;坚持造福农民,实施文化设施免费向群众开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达100%,全县人均文化体育设施面积达到2.5平方米。实践证明,乡村文化振兴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建立权责明晰、科学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唱主角,切实调动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农民真正自信起来。要推进让农民享有更多文化发展成果的行动,大力推进规划、教育、医疗、产业下乡,着力全民共享,让每位农民享有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创造高品质生活。

循序渐进,文化振兴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乡村文化振兴是一项百年工程,是由传统向现代全面转型的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不可能用几年时间“大跃进”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安化县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没有不顾各地实际情况搞强迫命令或“一刀切”,而是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相适应,充分尊重当地习俗和农民群众习惯和接受程度,分阶段、分地区加以推进。这说明,在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下,各地区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文化振兴不可能是同一个速度推进、不可能有整齐划一的统一标准,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往往会欲速则不达。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