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擦亮“三张文化名片” 答好“两道融合命题”

作者: 来源:2024年第11期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25日 05时04分50秒 编辑:陈家琦

????.png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是湖南增强文化软实力的丰富资源和深厚基础”,就进一步增强文化软实力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传承历史文化,赓续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我们推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长沙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在增强文化软实力上持续用力、奋勇争先,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贡献省会力量。


延续“湖湘古韵、历史名城”的千年文脉,在传承历史文化上彰显新担当

长沙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大量承载城市历史记忆的文化遗存,目前已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总量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长沙将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和深沉的文化情怀,坚决扛起保护文化遗产、赓续历史文脉的政治责任。一是以尊崇之心开展“调查勘探”。全力抓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摸清文化遗产“家底”;推进长沙地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完善长沙历史文化发展谱系;统筹文化遗产保护和城乡建设发展,推行“先考古、后出让”,严格落实建设工程地下文物评审制度。二是以长效之制推进“系统保护”。深入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六大工程”,加快出台《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建设湘江文化遗产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长沙市文化生态保护区,推动汉长沙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主体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岳麓书院“实事求是”策源地文物保护工程,打造区域考古研究中心和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三是以创新之为加快“活化利用”。对书院文化、湖湘精神、儒学传统、名人古籍等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进历史遗址、历史建筑、历史街区、传统村落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利用,重点提质改造西文庙坪、潮宗街等一批历史文化街区。推进文化遗产数字化工程,实施智慧博物馆项目,加快“24小时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建设,打造博物馆之城。加强非遗四级名录和传承人梯队建设,支持非遗工坊、非遗传承名师工作室、非遗街区、非遗村镇建设,引导烟花、湘绣、陶瓷、戏剧等特色文化发展。


绽放“红色摇篮、革命圣地”的璀璨荣光,在赓续革命文化上展现新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保护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时代新风新貌。长沙将充分发挥“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的红色资源富集优势,弘扬革命文化、光大革命精神。一是推进革命文物保护提质工程。开展革命文物普查和现状评估,构建系统完备的革命文物保护名录和革命文物大数据库。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涉长拓展区建设,统筹加强革命历史纪念设施、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管用,重点提质新民学会、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中共湖南省委工作委员会、八路军驻湘通讯处等50处革命旧址,打造更多新时代“红色地标”。二是推进革命文物资源开发工程。推进革命文物资源整体开发、融合发展,重点抓好“六个一批”:即开发青年毛泽东求学游学路、毛泽东早期革命实践路等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提质胡耀邦故居、何叔衡故居等一批红色旅游景点,打造沉浸式演艺《恰同学少年》《田汉·1898》等一批红色剧场,创作电影《蝶恋花》《蔡和森·1931》等一批红色影视精品,推出“行走的宣讲”“有风景的思政课”等一批示范性红色思政课,培养一批红色“金牌讲解员”。三是推进革命文化内涵发掘工程。深入挖掘英雄烈士历史价值和时代内涵,赓续传承忠诚、廉洁、无畏等优秀基因,做好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长沙元素、长沙贡献研究宣传阐释工作,持续擦亮“雷锋精神论坛”品牌,高质量办好各类纪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弘扬光荣传统、焕发崭新面貌。


激发“文化高地、创意中心”的澎湃动能,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上闯出新路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守护好三湘大地的青山绿水、蓝天净土,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转化为旅游业的持久魅力。”长沙将聚焦聚力打造思想理论高地,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走在前、作示范,探索市属媒体重塑“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深度融合发展的“长沙模式”,擦亮“雷锋家乡学雷锋”名片,推进新时代文化精品创作工程,提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焕新“世界媒体艺术之都”金字招牌,全力答好“两道融合命题”。一是答好“文化和科技融合命题”。深度参与、主动承接省委、省政府部署的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改革重点任务,以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为核心,聚焦技术研发、平台打造、产业集聚、场景应用、文化贸易、人才培养等重点用劲发力,推动打造音视频装备智造集群、数字文博示范区、动漫游戏千亿产业集聚区和数字文化贸易国际枢纽港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加快培育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新质生产力。二是答好“文化和旅游融合命题”。深化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办好旅游发展大会,升级打造“五一商圈”,推进“湘”当有味湖湘美食文化街区、天心阁光影公园等项目建设,加快引进大型演唱会、大型赛事活动,大力发展文旅+科技、文旅+演艺、文旅+工业等新业态,聚焦“景区+”“剧场+”“厂房+”“生活圈+”,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推动商业综合体景区化发展、夜间经济高质量发展、文创特色化发展。加强旅游规划与国土空间、生态环保、综合交通、文物保护等专项规划配套衔接,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假日旅游工作协调机制,推进标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探索建立“长沙旅游标准”。深入挖掘长沙的山水人文资源,打造更多生态文明与精神文明有机结合、“山水美”与“人文美”巧妙融合的核心文旅IP,聚力建设具有“长沙味、湖湘韵、中国范”的世界文旅名城。

(作者系中共长沙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

下一篇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