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把握好进一步增强文化软实力的三个关键词

作者: 来源:2024年第11期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25日 05时27分05秒 编辑:陈家琦

?????.png


亲切关怀温暖人心,殷殷嘱托催人奋进。每到关键时候、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都为湖南把脉定向、指路引航——

3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湖南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新作为。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四次深入湖南考察,考察期间就保护运用好红色资源、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等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对湖南文化建设寄予厚望。

探长远之计,谋落实之策。使命、传承、融合,这三个关键词相互关联、意蕴深刻,是我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在狠抓落实中推动湖南文化高质量发展的“三把钥匙”。


关键词一:使命

熔古铸今,继往开来。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见证了中华文明的繁荣兴盛,也见证了湖湘文化的薪火相传。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这次来湘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湖南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新作为。”这一殷殷嘱托,是肯定,更是激励和鞭策。

使命在肩,催人奋进。聚焦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迈向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湖南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我们要牢记嘱托,准确认识“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充分认识湖南在全国文化版图中的地位作用,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强,努力在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中贡献湖南智慧、彰显湖南担当。

经世致用,敢为人先。湖湘文化历来强调实践与应用、开拓与创新,倡导将知识、智慧转化为改造世界、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这种精神内核,洋溢于三湘大地各个时期各个方面,从古代的经世之学,到近现代的实业救国,再到当下面对新挑战新机遇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将新知识、新技术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湖湘文化始终保持着强烈的现实关怀,始终勇于突破传统束缚、挑战未知领域,以开放的姿态和创新的思维引领着时代的发展潮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就要将这种精神不断发扬光大,进一步激发全省人民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勇气和决心,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释放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关键词二:传承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传承,是中华民族文化使命穿越数千年历史的一场郑重“接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常德河街考察时指出:“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共同构成璀璨的中华文明,也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对湖南来说,落实进一步增强文化软实力要求,聚焦“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和现代文化做好传承文章,既是优势所在,又是发展所需。

做好传承文章,必须筑牢文化根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方面,湖南有以城头山“稻作文明”为代表的农耕文化,以范仲淹《岳阳楼记》为代表的忧乐文化,以王夫之“经世致用”为代表的济世文化,以魏源“睁眼看世界”为代表的开放文化,可谓各美其美,百花竞放。源头清则波澜阔,要深入挖掘湖湘文化的历史价值与精神内涵,提炼独特文化符号,打造本土文化品牌,为更好地赓续湖湘文脉“铺路搭桥”。

做好传承文章,必须注重精神激励,从中国革命历史这一最好的营养剂中汲取文化力量,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更好地发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是对湖南革命文化的形象表述,近现代以来这里走出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英雄人物,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壮丽诗篇。站立在这方精神沃土之上,要立足红色资源优势,自觉构筑起坚守红色文化的思想阵地,把继承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作为文化强省建设的重中之重,创新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

做好传承文章,必须推进事业振兴,立足湖南文化改革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进一步“锻长板”“补短板”“固底板”“铸新板”,推动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近年来,湖南文艺创作繁荣、文化场景多元、文化产业兴旺,涌现了一大批文化名家,奏响了《大地颂歌》等时代强音,创立了广电、出版等文化湘军品牌,培育了以马栏山“中国V谷”为代表的产业集群,长沙成为世界“媒体艺术之都”,奏响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乐章。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向未来,我们要在文艺创作生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体制改革等方面持续发力、全面推进,续写文化繁荣发展新篇章。


关键词三:融合

顺时应势,融则通达。融合,是“解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新时代传承的“生命力密码”。

早在四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时就高屋建瓴指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大势,在考察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时强调,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这次来湘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湖南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

融合向新,引领未来。从文脉演进路径看,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越全面,对发展规律的把握越深刻,对新时代的掌握就越主动。盱衡大局,深入研究湖湘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和新要求,紧紧围绕“进一步增强文化软实力”这一目标要求,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和湖湘特色的文化融合发展之路,结合文化大省、传媒大省的实际,答好“文化+科技”“文化+旅游”的融合命题,是在新形势下赢得发展主动的制胜法宝。

“文化+科技”相碰撞,赋予了历史文化新的“生命力”,而数字化智能化的应用,是为了让这种“生命力”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赋能,文化出圈,讲好湖湘故事,湖南要澎湃“文化+科技”的创新之力,积极推进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运用科技之新,加快推进马栏山实验室、湖南数字博物馆等重点工程建设,前瞻布局人工智能、VR/AR等前沿技术,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集群;运用模式之新,打造一批富有活力的非遗工坊、村镇和街区,加大对丝弦、高腔、澧水号子等非遗戏曲的传承保护,构建文物和文化遗产在国内国外、网上网下的全媒体传播格局。

“文化+旅游”相交织,是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积极回应,而在现代科技的带动下,这种深度融合实现了“文旅+”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湖南要不断增加产业供给的“含文量”“含新量”,提升自身“含金量”。要以重大产业项目为带动,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旅游领域新质生产力,坚持办好湖南旅游发展大会,深挖文旅产品附加值,刺激市场消费;以IP构建新文化生产方式,大力发展国潮国风、沉浸式体验、数字文旅等新兴产业模式,实现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融合发展。

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科技创新、生态秀美、文明悠久,共同构成了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湖湘文化脉络。乘科技之新风,汲取深厚底蕴,唱响文化繁荣“新曲”,中华文明的延续必将结出更加灿烂的时代之果。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