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赏析 | 开辟人民文艺的新时代

作者:陈晋 胡松涛 来源:2024年第11期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07日 11时00分56秒 编辑:陈家琦

赏析副本.png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78年前,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特别强调“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本期我们节选刊登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并刊发赏析文章,旨在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新时代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展现新作为。


高度重视文艺队伍,发挥革命文艺的作用,是毛泽东塑造新文化的内在驱动力。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为《讲话》),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既是政治家讲文艺,又是文艺家讲政治,政治观中有文艺观,文艺观中带政治观。从《讲话》开始,革命文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那么,如何理解《讲话》呢?《讲话》的重点内容是什么呢?

——体与用。《讲话》之“体”,是列宁1905年写作的《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毛泽东让博古把这篇文章重新翻译,刊发在1942年5月14日的《解放日报》上。在这篇文章中,列宁提出“党的文学”的概念,指出“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是无产阶级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毛泽东在《讲话》中关于文学的阶级论、文学为政治服务、文学的党性原则等关键性立论,源自列宁的这篇文章。同时,《讲话》创新了列宁的文艺观,确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民性”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讲话》具有强烈的本土化取向,提出许多具体做法,属于“用”的层面。

——经与权。郭沫若评价《讲话》“有经有权”。这话传到毛泽东耳朵里,他觉得遇到了知音,高兴地说:“这道理是对的。”“经”是必须坚守的道理,“权”是权宜之计;“经”是法门,“权”是方便法门。《讲话》中哪些是“经”?哪些是权宜之策?“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是《讲话》的核心观点,属于“经”的部分。胡乔木说:“《讲话》主要有这样两个基本点:一是文艺与生活的关系,二是文艺与人民的关系,在这两个基本点上,《讲话》的原则是不可动摇的。”这应该属于“经”的部分。毛泽东在“普及与提高”中强调“普及”,褒“下里巴人”而贬“阳春白雪”,属于“权”的部分。毕竟群众文艺在整个文艺中是比较粗糙的部分,但在炮火连天、风紧云急的形势下,在欣赏群体以农民为主的环境中,迁就民众的趣味以求普及,使得文艺发挥“群”的作用,文艺才能“有用”。按照毛泽东《讲话》指引而创作的《白毛女》,从乡民之口,经文人之手,成为舞台上的经典,经历的是由土到洋、由俗到雅的提高过程。《讲话》中的一些观点不是从文艺审美出发而是从当时的军事、政治斗争的形势要求出发的,这都属于“权”的内容。

——政治性与艺术性。毛泽东强调政治标准优先。“任何阶级社会中的任何阶级,总是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的。”“政治”这个概念,其含义伸缩性很大,既可以理解为某一历史阶段的战略任务,也可以理解为某个阶段具体的政治任务。毛泽东强调文艺为政治服务,主要是为工农兵服务。毛泽东同时强调:“我们的要求则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

——文艺与党的关系。毛泽东期望党与文艺之间的关系达到一种新的可能性。他说:“为艺术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或互相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是无产阶级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如同列宁所说,是整个革命机器中的‘齿轮和螺丝钉’。”把文艺当作革命的一部分,强调文艺的政治功能,实现党对文艺的领导,强调这是“文学的党性原则”。“党的文艺”概念的提出及具体的落实,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来行政权力与文化权力相分离的旧传统。

——文学家艺术家与文艺工作者。《讲话》一上来就把“文艺”称为“文艺工作”,把艺术家、文学家等称为“文艺工作者”。这是称谓的调整,也是一种位置的调整。文艺工作者必须调整角色,放下架子,做好“孺子牛”,当好革命的“齿轮和螺丝钉”。参加文艺座谈会的林默涵深有体会地说:“艺术家要打碎艺术高于一切的观点,到实际工作中去,并且是以一个工作者的身份真正参加实际工作。”

——歌颂与暴露。《讲话》中“引言”部分和“结论”部分都讲到了歌颂与暴露的问题,这是文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革命文艺队伍中产生争论的问题。毛泽东在《讲话》中说:“一切危害人民群众的黑暗势力必须暴露之,一切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必须歌颂之,这就是革命文艺家的基本任务。”歌颂呢,还是暴露呢?这就是态度问题。“你是资产阶级文艺家,你就不歌颂无产阶级而歌颂资产阶级;你是无产阶级文艺家,你就不歌颂资产阶级而歌颂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二者必居其一。”

毛泽东的《讲话》,一是指明“方向”,确立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二是提出“改造”,即改造小资产阶级世界观;三是提倡“结合”,文艺要与工农兵和现实相结合;四是要求“学习”,即文艺工作者要学习马列、学习社会。全篇《讲话》贯穿一条红线,就是: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讲话》中的“工农兵”“大众化”“孺子牛”“螺丝钉”“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这些新词语新句子,猛烈地撞击着每一个文艺工作者的灵魂。作家严文井参加文艺座谈会后说:“我觉得原先那一套不行了,得跟着毛主席走。”

毛泽东说:“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革命文艺的方向明确了。

文艺,曾经为宗教服务、为宫廷服务、为士大夫服务、为有钱人服务、为自己服务,为艺术而艺术。毛泽东鲜明地提出“为工农兵服务”。对于大多数从事文艺的人来说,“工农兵”是很抽象的概念,毛泽东就这么鲜明地把具体的“工农兵”推到大家面前。

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八路军大合唱》词作者公木说:“经过座谈会,‘工农兵’顿然成了一个熟语,‘兵’字缀于‘工农’后面,构成一个复合词,这是以往所不曾听见过的。”曾经呼唤“韩荆州”的诗人艾青说:“我第一次听到了为工农兵的论点。”美术家蔡若虹说:“我在上海画画的时候,只晓得为革命,不晓得为工农兵。我只有一个空头的革命概念,不晓得具体的工农兵。从这一点上,文艺座谈会把我的脑子打开了。”作家舒群说:“在文艺座谈会以后,我们才比较认识到另一个道理,到底什么叫作‘面向工农兵’”“当我们从‘亭子间’来到工农兵群众中间,面临新的人物新的事件的时候,真好像从另一个星球掉在地球上来似的”。以演唱《兄妹开荒》《拥军花鼓》闻名的李波说:“‘面向工农兵’这个口号,当时在我们脑子里特别新鲜,我们把这几个字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作为座右铭。”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文艺工作者走进人民中去,学习群众语言,与人民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文艺工作者感情起了变化,文艺观发生了根本转变,心中真正地树立起了人民的地位。从秧歌运动、《白毛女》开始,文艺工作者深入践行“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理论。民歌、秧歌、剪纸等“不登大雅之堂”的民间艺术被文艺工作者发掘出来,前所未有地上升到国家艺术的高度。一批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具有民族形式、革命内容的作品涌现出来: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小二黑结婚》,周立波的《暴风骤雨》,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孙犁的《荷花淀》,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连《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东方红》等脍炙人口的歌曲,也是鲁艺的师生从偏僻乡村收集整理出来的。

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时代开始了!

下一篇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