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创环境更具“全球范”和竞争力
以开放促创新,则动能更强劲;以合作赢未来,则前景更宏阔。6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强调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前瞻谋划和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
科学技术具有世界性、时代性,是人类共同的智慧结晶和财富。人类科技发展史表明,科技进步具有显著的“累积效应”,只有像牛顿那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广泛交流和“多源融合”,才能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李约瑟在研究3至18世纪中西方科技交流的情况时发现,西方从中国引入了至少100项重要的科技,而中国同期只引入寥寥几项。这也是导致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落后于时代的一个重要原因。
覆辙在前,殷鉴不远。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之所以能够在一穷二白基础上不断取得科技进步,一条宝贵经验就是坚定打开国门,主动融入世界。从与社会主义国家开展科技合作、大规模引进先进技术,到改革开放以后全面、稳妥、深入地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科技实力的全方位重塑和提升。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深度参与国际创新合作,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大国,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
从“跟跑”到“并跑”再到在部分领域“领跑”,我国既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的参与者、受益者,也是贡献者、推动者。当前,创新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空前活跃,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已成为当代科技创新规律,尤其是面对气候变化、卫生健康、粮食安全等众多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问题挑战,人类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合作探索问题解决之道。西方少数国家强行“脱钩断链”、构筑“小院高墙”的小算盘,逆时代潮流而行,违背科技发展规律,损人不利己,必将走向失败。
“科学无国界,惠及全人类。”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坚定不移倡导并践行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国际科技合作理念,推动构建全球科技共同体。从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部署,到2023年11月我国在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上提出《国际科技合作倡议》,再到这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聚焦科技创新开放环境建设,审议通过《若干意见》,充分体现了我国一以贯之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决心,也为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新格局指明了方向。
环境是最大的品牌,是开放的生命。哪里创新环境好,技术就往那里去,项目就往那里投,人才就往那里奔,资本就往那里流。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若干意见》的贯彻落实,瞄准科研人员的现实关切等问题,探索构建更加自主、协同、开放的制度,搭建包容互惠的国际合作平台,努力使科技创新开放环境更具“国际范”、更有竞争力,从而更好地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形成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创新要素顺畅流动、创新资源高效配置的生动局面。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