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实践逻辑

作者:彭月红 来源:2024年第15期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10日 03时51分34秒 编辑:张米

4.png

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之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健全社会治理体系作出部署时强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既是巩固党的基层执政基础的固本之策,也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随着基层党组织的日益健全,探寻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形成凝聚力强的治理组织共同体。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是将国家对基层的治理与社会自我治理结合起来,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乡村治理共同体。农村基层党组织是确保基层民主政治和乡村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指导下,在乡村治理中稳步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其目的就是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组织保障功能,形成凝聚力强的治理组织共同体。当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方面要层层健全党组织运行机制,推进标准化建设,形成闭环管理;另一方面要建强网格党组织,强化基层党组织对基层治理工作的组织引领作用,实现网格覆盖、多网合一,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

形成自觉性强的群众行动共同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治理的主体。因此,建设多主体、群众协同的行动共同体是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其一,从党员群体入手,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要求党员以身作则,以党员干部的人格化示范增进群众对乡村治理共同体的认同。其二,从思想宣传入手,通过基层党组织宣传、动员等手段引导人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全过程,调动群众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其三,从行动参与入手,如通过经济合作社、村民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以组建乡村志愿者队伍等形式,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治理的行动热情,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形成创新性强的求真务实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曾精辟指出治理和管理的区别:“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管理治理的跨越,需要系统性的思维,更需要创新性的理念和手段。在当前的乡村治理中还存在多种多样的问题,如治理资源不适配的问题、治理机制不科学的问题等等。破解这些问题就需要创新方式,以治理创新形成求真务实的共同体,切实提高乡村善治水平。比如一些地方不断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重视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将技术优势与制度优势结合起来,实现乡村社会治理机制的科学化和治理手段的精细化。

(作者单位:中共永顺县委党校)

下一篇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