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必须让群众受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最大底气。正是四十多年的改革“咬定青山不放松”,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实现改革向纵深推进与人民福祉增进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就党员干部而言,只有在深化改革中持续让群众受益,才能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无比优越性,也才能汇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改革必须让群众受益,要求党员干部坚持从群众整体利益出发谋划、推进改革,让最广大群众有与日俱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无论是邓小平同志提出“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的论断,还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不难看出改革坚持系统思维、目标导向,始终着眼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绝非只照顾部分人的利益,对另一部分人的利益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由此党员干部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改革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必须从全局出发、从群众整体利益谋划,确保每一项改革措施的落地见效,能够使群众整体受益,让所有人的福祉同步得到增进。
改革必须让群众受益,要求党员干部坚持从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谋划、推进改革,切实把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诚然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过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转变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但无论如何,满足美好生活需要,并非一味追求“高大上”,而漠视、忽视、轻视至为根本的生活需要。换言之,党员干部推动改革让群众受益,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尤其要着眼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把群众的根本利益兜住、兜稳、兜牢。
改革必须让群众受益,要求党员干部坚持从群众长远利益出发谋划、推进改革,让群众深感未来日子只有更好。“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为民服务、替民造福不是一阵子,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必须顺应群众变化了、变化着的新需求和新向往,不断深化造福群众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此改革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统筹兼顾当下与长远,切实做到未雨绸缪,凡事善于前瞻性思考、战略性谋划,既利当下,也利长远。
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能否从群众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谋划改革,关键在党员干部是否有正确的改革观、政绩观。实践中,少数党员干部以“改革之名”行“作秀之实”,哗众取宠、华而不实、沽名钓誉,这只会让群众伤心失望,遑论在改革中得实惠、增福祉。唯有坚持人民至上,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用群众满意度检验改革、把握改革、推动改革,才能彰显改革的价值和意义,凸显党员干部为群众谋幸福的不变初心和恒久使命。
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党员干部不可能单打独斗、包打天下,必须组织、发动群众,与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只要从群众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谋划改革,确保改革让群众受益,就一定能推动群众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让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