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好内功,守护好一江碧水
习近平总书记四次考察长江流域均嘱托“守护好一江碧水”,省委书记沈晓明多次强调湖南必须落实好“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时代责任。长沙作为省会城市,拥有“山水洲城”“最具幸福感城市”“宜居城市”等城市名片,要练好内功,率先打造“蓝天、碧水、净土”的湖南样板、国家示范,谱写“守护好一江碧水”新篇章。
坚持生态共同体理念,以生态护碧水。生态是共同体,“一江碧水”依托“一脉青山”。夯实“一屏一带一圈”特色生态廊道,积极推进全域森林城市建设,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形成“绿色+蓝色”的生态同治,以生态护碧水。以岳麓山风景区生态系统为主体构建长沙生态共同体,以“串联式”环状林带生态线为基础,在关键节点建设小型城市智慧公园,主城区形成生态连接功能,形成“串联式”长沙环状林带生态线的生态系统结构,向城区外围形成生态辐射功能。正在热议中的第四代住房以及“城市漫游”无一不显示出人们对生态共同体的热切盼望。“串联式”“跳跃式”智慧公园助力“一屏一带一圈”特色生态廊道,形成“并联式”生态系统功能,强化生态共同体的服务价值。
遵循产业全生命周期规律,以产业护碧水。水资源保护与治理,针对江水的“病症”,当然很重要;以产业护碧水,针对的是江水的“病根”。遵循制造业全生命周期,增加长沙“工程机械之都”的“含金量”和“含绿量”。守护好一江碧水不能脱离区域产业的底色。制造业是高水耗产业,水是其全生命周期的“命根子”,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必须做好“水文章”。研发“精细用水+制造业发展”和“循环用水+建筑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体系,形成水、制造业、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的完整产业链,加速推进“三高四新”。同时,节能与节水是先进制造业重要特征,是统筹推进长沙降碳、减污、扩绿的有力抓手。节能减少排污,等同于水环境治理;节能减少碳排放,因为碳排放与水消耗相伴,也就等同于节约用水。以全生命周期逻辑,开发节约工艺、能源高效利用等核心技术。
统筹“三水同治”,以管理护碧水。湘江水系与岳麓山群,串联长沙的山与水,江与城相连,山与水相依。加强“三水同治”,率先打造好“一江两岸”,夯实湖南“一号重点工程”,就是守住城市的“命脉”和“风水”。从农业污染、上游河道等问题上协同治理,破除保护饮用水源是保护“采水点”的传统思路,基于整体规划基础上,加强饮用水、污水和黑臭水体的同步治理;以洋湖再生水为示范,引导再生水项目建设,将污水转变为具有资源价值的“正资产”,使再生水转化为具有天然属性的“生态水”,加强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三水同治”;建设“长沙水银行”,供水开源、水城融合,增加水资源供给和水生态环境长效管理。
守护好一江碧水,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净土、碧水,是当代人的历史责任。
(作者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态环境管理与评估中心主任、教授,长沙市社科联特约研究员)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