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过“紧日子”再次引发关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全国财政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作风追求。过去我们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不断成就伟业,现在我们仍然要发扬这样的优良传统。今天,在全社会弘扬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需要让人民群众形成思想和行动自觉,尤其需要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习惯过“紧日子”。
俗话说:“吃不穷、喝不穷,不会盘算一世穷”。过“紧日子”,就是精打细算过日子。坚持过“紧日子”一直是我们党和政府所强调的。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度强调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凸显了这不是一时之需,而是长久之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合理安排部门支出,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并取得良好社会效果。2020年-2022年中央部门支出连续负增长。2021年,中央国家机关带头厉行节约,压缩计算机、打印机等通用资产购置计划5743件,节约购置经费6719.84万元;对空调等大类产品进行集中采购,节约资金6600万元。从持续控制“三公”经费管理,严格执行会议差旅、资产配置、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制度规定,到强化预算的约束,精简不必要的节庆、论坛和展会等,中央国家机关率先垂范,各级各地“对标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过“紧日子”的“规范”已逐渐成为一种行动习惯深入人心。
“足国之道,节用裕民。”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党政机关少花一分钱,民生事业就可以多安排一分钱。数据显示,2023年,各级财政用于教育等重点民生领域的支出比2019年增长了25.5%。2019年-2023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从7.44万亿元增加到10.29万亿元,首次超过10万亿元,增长了38%。今年两会上提出,全国财政支出70%以上用于民生。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保障性住房越来越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稳步提升城乡低保、提高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得到人民群众最真心的拥护和爱戴,才能筑牢党长期执政根基。
当然,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不是捂紧钱包不花钱,而是该花的花,该省的省,把钱用到刀刃上,集中财力办大事。新时代新征程,我们不仅需要持续改善民生,还要面对诸如国际紧张局势持续升级带来的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卡点和瓶颈、“卡脖子”核心技术的科研攻关、高标准打好环境“三大保卫战”等。可以说桩桩件件都影响社会发展、关系国家未来,都需要政府财力作为支撑。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把有限的资金资源用在人民群众和国家发展重点、关键领域,不断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是我们党各个时期应对和化解困境的成功经验。
涓涓细流汇成海,点点纤尘积成山。传承好过“紧日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党政机关带头引领全社会形成崇尚节俭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态度,既能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社会积累财富,又能凝心聚力为奋进新征程积蓄力量。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