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 以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本期我们刊登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一文,旨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以新的生产力理论指导高质量发展,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2024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创新,是新时代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遵循和根本方向,为我们把进一步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等战略任务落实到位作出的重要指引。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接力探索、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重新奋起,在有步骤地推动调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同时,邓小平同志从理论上进一步思考了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的根本联系。他在1980年4月至5月的4次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三十年的经验教训后,邓小平同志认为,“四人帮”的“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的说法不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原则。他强调:“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社会主义要发展生产力”,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
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认识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去理解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首先,坚持发展生产力,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是解决国内国际各种复杂矛盾的基础。物质基础牢固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制度和国家的稳定。其次,坚持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共同富裕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的。邓小平同志多次讲,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大多数人穷。“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再次,坚持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要优于资本主义,它的生产发展速度应该高于资本主义。”最后,坚持发展生产力,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邓小平同志指出:“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而且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发展生产力总是做不完的”。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战略的提出,肯定了新产业正在孕育的新动能,界定了新时代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指明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
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在科技创新,方向在产业升级。新质生产力的特点和核心要素是创新,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能够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是培育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的重要途径。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提高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整合和转化能力,创造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一要加快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在产业改造、提升、优化、布局等方面持续发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二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三要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四要以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契机,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当今时代,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只有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统筹一体推进,才能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要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全要素活力,优化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提升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急需人才。
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发展绿色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朴素的真理。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只有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才能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空间;只有牢固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才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正确思想指引;只有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才能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关键驱动力;只有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才能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此外,还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营造科学良好的社会氛围。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根本原因就是我们通过不断调整生产关系激发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通过不断完善上层建筑适应了经济基础发展要求。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我们必须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在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等重点上下功夫,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同时,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我们进行的一切伟大实践,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引。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要求我们必须概括和总结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发展新质生产力理论为根本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推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