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让数字化春风吹活古老文脉

作者:曾湘平 来源:2024年第10期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27日 09时54分49秒 编辑:陈家琦

曾湘平.png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传统民族文化遗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数字转型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路径,将古老的文化以全新面貌呈现在世界面前。湘西苗画包含了丰富的审美和象征意义,绚丽多彩的绘画图案蕴含着博大丰富的民族历史与艺术内涵。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以湘西苗画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很多传承人和设计师合作开创工作室设计的作品,已成为地方文化的特色符号。

数字化让湘西苗画内容更丰富。艺术家们不再拘泥于传统技艺的限制,勇于采用数字技术推广苗画。在苗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梁德颂的努力之下,传统苗画走出大山走出国门,得以发扬光大。他突破原有苗画艺术载体,通过数字技术在酒盒、葫芦、手机壳等更广泛的伴手礼礼品上移植苗画图案。以“非遗+文创”的崭新思路进行再设计,赋予苗画新的潮流艺术灵感,创作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艺术衍生品呈现在大众视野之中。

数字化让湘西苗画保护传承更具活力。它不仅为文化遗产提供了更为广泛、便捷的传播渠道,而且通过高科技手段对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存和呈现,有效地增强了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和体验感。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们通过数字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将苗画刺绣、蜡染、苗画、织锦等形式的作品永久性保存,并通过网络被全球观众欣赏和研究。此外,利用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技术,还能让传统苗画以全新的互动形式为用户提供沉浸式的文化体验。这种协同互促,不仅能有效地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还能赋予其新时代的新光彩。

数字化让湘西苗画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古老的湘西苗画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和重要的文化产业支柱。借助互联网平台,湘西苗画得以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让更多人领略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湘西苗画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当地政府加大对湘西苗画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其与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举办苗画展览、开展苗画研学游等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此外,湘西苗画还积极探索与其他产业的跨界合作。例如,与时尚产业合作推出以苗画元素为主题的服装、饰品等产品,与家居产业合作推出以苗画为设计元素的家居用品等。这些跨界合作不仅丰富了湘西苗画的产品线,也拓宽了其市场空间。

数字化让湘西苗画在推进乡村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更大作用,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路径。未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湘西苗画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

(作者单位:湖南女子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下一篇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