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把殷殷嘱托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作者: 来源:2024年第8期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06日 03时28分28秒 编辑:陈家琦


笔谈.png


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山河智能样板

朱建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是企业不断成长壮大、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这与他4年前在山河智能考察时强调的“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根本”,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近年来,山河智能牢记嘱托,秉持“先导式创新”理念,在科技创新方面不断发力,持续增加科技创新研发投入,研发费用逐年增长,每年研发费用占比4%左右。

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践行者,山河智能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一方面瞄准装备制造业技术与产业前沿及国家重大工程需求,聚焦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攻关新能源、智能化、节能环保关键技术与核心零部件“卡脖子”技术,研制一批技术水平国际领先的高端装备,推动企业建立标准技术体系,引领行业技术发展;另一方面加大引进培育高技术人才力度,打造一支适应公司战略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为支撑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作者系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添翼赋能

许新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充分阐释了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规律,为我们做好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岳塘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把“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相结合,使“科技人才”和“创新驱动”相耦合,让“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契合,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以旧换新”促企业更新换代。向辖区企业宣讲解读《国务院关于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送政策上门,指导企业开展项目铺排申报。

“牵线搭桥”破校企信息壁垒。开展产学研交流座谈,畅通校企信息传递渠道,收集高校科研成果清单,解决企业“卡脖子”技术难题,促进科研成果本地转化。

“三改一扩”助企业提质增效。通过技改提质、数改赋能、“绿改”转型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加快构建节能高效化、绿色环保化、数字智能化、高端现代化发展体系。

(作者系湘潭市岳塘区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


加强基础研究 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

殷新锋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方面下更大功夫,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积极引进国内外一流研发机构,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

高校应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理念,坚定不移开展有组织科研,以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国家级创新平台、创新团队、重大科研项目的突破为重点,以创新科技管理体制和科技成果评价、奖励机制为动力,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创新能力。主动适应和积极面向国家、行业及区域经济与科技发展需求,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与学术水平。

特别要看到,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迫切需要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湖南高校应凸显行业特色,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在深化基础研究上下更大功夫,不断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

(作者系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用硬核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国有企业要以党的使命为企业使命,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发挥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作用,紧紧围绕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上展现更大作为。近年来,铁建重工坚持用硬核创新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针对盾构机主轴承这个产业“卡脖子”技术的“最后一环”,集团从2019年7月开始,联合上下游企业、高等院校协同攻关,最终成功研制直径8.61米盾构机主轴承,标志着我国彻底攻克并自主掌握了盾构机主轴承从设计、材料到制造、试验全过程关键核心技术,使国产盾构机有了全系列的“中国心”。铁建重工把做强高端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石,通过攻克“卡脖子”技术,让产业短板不短,同时加大力度攻关智能化技术,让产业长板更长。目前,铁建重工全面实施研发设计数字化、制造智能化、产品机器人化、服务数智化、管理智慧化的“五化”战略,通过“数智化”转型努力实现“将产品塞进电脑,将车间搬上电脑,将隧道建在电脑”,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大力培养未来科技创新主力军

谭迪熬

如何把教育、科技、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他今年3月在湖南考察时也着重强调了这个问题。落实好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就要不断加强青少年科创教育,将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承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基础性工程。一要大力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促进学生创新成长为目标,按照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管理规律调整现有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二要着重于创新爱好、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和科学素养,让青少年体验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三要进一步深化对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完善优秀青少年科技人才全链条培养体系。鼓励各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多元选拔、贯通培养、科学评价、长期支持。当一大批有创新潜质的青少年群体涌现,就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群体打好了基础,就有可能冒出来更多顶尖创新人才。(作者系湖南省特级教师、科普专家)

下一篇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