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以种业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作者:邹学校 来源:2024年第8期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06日 03时33分51秒 编辑:陈家琦

邹学校副本.png


农稳社稷,种子为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关系现代化农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3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我国有14亿多人口,粮食安全必须靠我们自己保证,中国人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世情国情农情的深邃把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前瞻性、指导性。岳麓山实验室作为湖南加快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一项标志性工程,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瞄准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目标,扎实做好“谋、聚、新、实”四字文章,以种业科技自立自强赋能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种业“国之重器”,为守护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和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注入新动能。

在“谋”字上下功夫,科学谋划战略布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谋划、统筹兼顾。湖南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岳麓山实验室立足湖南农业发展优势,以中央《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为指引,对标国家实验室,聚焦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战略性新品种培育等,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学研究,着力打造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生物育种科学研究、种源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重大战略品种培育、高水平种业创新人才聚集“四个高地”。实验室建设有集聚区(农大农科院片区)、隆平片区、林大林科院片区、岳麓山大科城四大片区,在对科学前沿和产业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围绕生物育种科学前沿布局了基础科学、前沿技术、种源创新、交叉科学和智慧种业装备等4个功能研究部;围绕提升生物育种效率布局了种质资源库(含种质资源数据库)、表型鉴定与生态模拟育种平台、分子生物学技术平台、生物智能育种平台等8个公共创新平台;围绕战略性重大新品种培育布局了水稻、蔬菜、油菜、茶树、畜禽、中药材、果树、旱粮、微生物、水产、油茶、经济林、碳汇林、特色林木、棉麻丝等15个品种创制中心。实验室通过推进功能平台布局,将统筹种植与养殖两大领域,面向动物、植物、微生物三大种业,聚焦“驯化、选育、杂交育种、分子育种、设计育种”五种方式,实现“安全、发展、品种、育种、推广、产业化”六大任务,以种业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技术革命性突破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辐射带动全国的种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实现种业、种养殖业和食品产业等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助力现代化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聚”字上出真招,多方聚集人才队伍。新质生产力的本质是人才驱动,必须牢牢把握“人才”这个关键点,以高水平人才聚集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岳麓山实验室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围绕实验室科研布局,全面推进“外引内培”人才工程,坚持跨部门、跨单位、跨学科集聚省内外乃至全球种业优势科研力量,着力打造高水平种业创新人才队伍。对外针对各类创新人才、科研团队、科研院所、企业研发中心、成果孵化主体,出台实验室招才引智系列制度,科学制定短期、中期、长期目标任务,明确高层次人才标准、招引标准和流程、绩效考核、人才待遇、经费保障和退出机制等,对于急需紧缺人才采取“一事一议”特殊政策或通过“揭榜挂帅”项目合作、访问学者等方式链接。同时,建立全球知名农业院校优势学科引才地图,精准对接、重点引才。预计到2025年年底,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家和国内外一流高校博士,招引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团队、科研院所和国内外种业或现代农业大型上市企业研发中心,聚集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最前沿的战略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和科研创新团队。目前,实验室已面向全球公开招募4个功能研究部和15个品种创制中心的PI团队。对内全面加强以领军人才为首的优秀人才培养与支持,夯实人才资源储备。自主培养的李肯立、邓华凤、刘勇、李昌珠等4位专家入围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唐文帮教授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

在“新”字上求突破,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实践证明,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以科技创新引领种业创新,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岳麓山实验室始终将科技创新摆在首位,大胆打破传统科研体制机制束缚,按照边建设、边攻关、边出成果的原则,紧紧围绕国家所需、湖南所能、产业亟盼,不断加强种业科技创新。征集遴选了实验室首批科研攻关清单,构建“需求、团队、项目、成果”四位一体模式,统筹开展有组织科研联合攻关。建立研发竞争机制,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实施“经费包干”制度,充分赋权科研团队,全力吸引优势力量聚焦国家战略、科技前沿和市场急需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形成一批“从0到1”的重要种业科研成果。目前,实验室在杂交水稻、辣椒育种、地方猪品种选育等领域已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首创水稻小粒型两用核不育系选育方法,实现了杂交水稻全程轻简化制种技术体系,填补了水稻小粒两用核不育系国内外空白,获教育部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联合美国康奈尔大学团队,绘制了来自5个驯化辣椒品种及其近缘野生辣椒品种的500个辣椒图泛基因组和基因组变异图谱,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子刊《自然-通讯》;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GPS靶向测序技术,在农作物及畜禽水产50多个物种中,开发出80余款液相育种芯片,其中湘猪64K、奶牛126K、小黄鱼100K、冬瓜10K、嘉积鸭20K等多款液相育种芯片均为国内首款。

在“实”字上见成效,加快推进成果转化。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要推动原始创新、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产业链中,让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岳麓山实验室由湖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中信集团、隆平高科等种业领军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共同建设,通过共建共享机制,实现基础理论研究、科研成果、成果转化的协同,有效降低市场、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交互成本,打通“产学研”融合任督二脉,全面提升成果转化效率,真正让种业科技成果用之于农,惠之于农。实验室定期举办成果展示会、成果路演和主题沙龙等,对实验室成果进行宣传推介。探索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分配、奖励新机制和新模式。成果转化按照“谁投入、谁分享”原则,在科研立项阶段,通过签署各方一致认可的任务合同书,明确界定参与各方投入比例及知识产权归属情况。加强科技成果在长、在湘转化,同等条件下优先与长沙及湖南企业合作。与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湖南农业大学共同签署种业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备忘录,积极探索打造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高地,为种业科研成果专利的挖掘和转化保驾护航。“西子3号”成为首个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的镉低积累水稻品种;“粒两优8022”平均亩产1251.5公斤,刷新我国杂交水稻单季亩产最高纪录;油茶新品种“德油2号”克服种间远缘杂交不亲和性障碍,亩产茶油可达150斤以上。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岳麓山实验室主任)

下一篇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