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守望
盛夏,我们早晨7点开车从长沙出发前往湘鄂边界的石门县壶瓶山。从张家界市慈利县下高速公路后,转入国道G241进入崇山峻岭,沿盘山公路蜿蜒而行,直到中午1点才到达壶瓶山镇。
“壶瓶山”因山四周高、中间低、四座山峰之间互不相通,形如壶口而得名,主峰海拔高2098.9米,被称为“湖南屋脊”。我对壶瓶山既陌生又熟悉。陌生,是因为此前友人数次邀约都未成行;熟悉,是因为工作缘故,对邮政投递员杜登文事迹的学习。
因制作“学习身边榜样”党员教育电视片的需要,我走近了杜登文——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省石门县分公司壶瓶山支局投递员,他是第九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34年来,一个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往返在深山邮路,挎着绿色邮包为山区6个村1500余户5000余名村民架起了维系亲情、联通外界的纽带和桥梁。
下午5点,我终于在邮政营业所见到了杜登文。黝黑的皮肤、粗糙的大手、憨厚的笑容、朴实的性情,让人心里十分踏实。
聊了快一个小时,同行的小伙伴提醒我,杜登文今天晚上8点前,必须到负责投递的几个站点“打卡”,把40余个邮件投送到位。我们急忙结束采访座谈,开车跟着他上山。
仲夏时节的傍晚,1000余米的高山之上,气温仍有36℃。汽车在崎岖山路上走走停停,58岁的杜登文上车下车、开门关门、取送包裹。暮色中,他借着村民家的灯光,打开手机查看村民发给他的取包裹信息,翻看“邮差笔记”上记载的村民包裹信息和代办事项,唯恐漏掉一户村民的嘱托。微微亮光里,汗水顺着他的发梢,浸透了绿色的工装。这时我们才忽然领悟,为何邮政营业所一位负责同志临行前一再叮嘱杜师傅该开空调还是要开空调。原来,邮政所已经按这条邮路的车程测算了油费,为了节约开支,杜登文一直没有开空调的“习惯”,他想着要把这些节约的经费给敬老院的老人们买米和油。
杜登文从1990年参加工作起,负责的邮路就是最偏僻、最险峻的壶瓶山中岭段。以前步行50公里,现在车程138公里,漫长的邮路,寂静的大山,养成了他沉静、含蓄、节俭的性格。饿了就在村民家吃饭,累了就在村民家睡觉,许多故事随山岭间的青山绿叶散落在岁月里,成为大山深处一名共产党员的独家记忆。
第二天,我们与杜登文相约一起去体验他以前送邮件必走的水桶寨“天梯”。汽车行驶一个多小时后,在路的尽头停住,映入眼帘的是依崖搭建的垂直“天梯”。杜登文说,这个木梯是5年前新建的。34年前第一次来这里,是村支书叫两个儿子带路,告诉他怎么上下“天梯”才安全。修了公路之后,这条邮路有一段时间没走了。小伙伴扶着木梯爬上悬崖,回头望去,身后的山谷深不见底,只觉小腿发颤。
杜登文说,邮政投递员工资待遇虽然不高,但周末可以照顾父母。同时还可以时时感受到乡亲们的温情,可以看到大山里的美丽家园,这也让他时刻都不敢忘记身上的责任和担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对这份工作更是感到无上荣光。
34年来,无论是邮政配套设施建设,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伴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人与人沟通交往越来越便捷,书信不再作为通讯的主要方式,邮政业务更多的是包裹、汇兑、报纸、杂志。变化的是邮政服务的方式和手段,但不变的是像杜登文这样党员与群众结下的鱼水情深。
再过两年,杜登文即将退休。我关心地询问他,还会有人接班像他这样为乡亲们服务吗?他的眼睛里闪着光亮,坚定地回答:“肯定有!”
我抬头望去,只见他双眼满含着闪闪的泪光。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