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望衡亭
我读书时,常去望衡亭。望衡亭是湘潭当地的名胜,只是当时和它周围的很多古迹一样,淹没在城市边缘,无处诉说曾经的繁华。
传说望衡亭始建于晋,大约与晋代名将陶侃(陶渊明曾祖)屯军练兵有些典故。后世几经兴废,和那些名楼名亭一样,在原址重建不辍,才有今天的遗存。望衡亭建在湘江边一座红色砂岩的小山上,山名取其形状为“壶山”。说是一座山,不过是高过路面三五米的一片石头,但若从江面望去,确是江畔砥柱般竦峙的一座奇峰了。亭外是一面朱红色的古典围墙,从月洞门入,顺山势或者说“石势”转几步拾级而上,就来到亭前。亭子也颇有些风格,是四四方方的三层石亭。一层基座,内有建亭记刻石,朝南有一副对联:“地维天柱此孤石,岳色江声萃一亭。”这副对联既是写景也是言志,天地正气凛然勃发;二层可以凭栏,只是楼梯断绝,不能登上;其上还有一层平台,也有栏杆。
湘江北去,是在长沙;在株洲和湘潭,湘江笔走龙蛇,向东向西画了一个几乎对称的“太极图”。在窑湾一带,湘江经过杨梅洲转向东北。一洲中分后湘水越发开阔,在江岸处一望,三条水路浩浩汤汤,江水洄环,静水流深,澄如横练。许是自然神功造化,恰是在这一水三分处,红褐色的壶山突兀出来,若从江面一望,可看到摩崖石刻浑厚质朴的四个隶书大字“江山胜景”。日落时分,凭栏而眺,远山襟云含黛,大江波光粼粼,风吹桐叶落花,又或有归舟唱晚,放歌长啸何其快哉!
左边另一处小山坡上,民居合围和广玉兰浓密枝叶的空隙间,是一处十余平米的墓园。墓园里两座墓石上面青苔年深,通过字迹依稀可辨是晋荆州刺史陶侃和南明兵部尚书何腾蛟之墓。少年时,每次来望衡亭也会先到陶公墓看看,某年清明还写了百余字的短短祭文,以抒怀古之情。
即便这样的名胜,也曾湮没在城市和历史的角落。水运失势后,窑湾的码头群落渐渐远离了城市的中心,彼时已成为城郊的村落。在互联网尚不发达的年代,没有电子地图,更没有手机导航,我拿着纸质地图,对照“望衡亭”“石咀脑游园”“秋瑾故居”“唐兴寺遗址”等颇具古意的名字,按图索骥慕名而来。一来便惊讶于这里只是寻常村落,窄小阴暗的小巷弯弯曲曲,黑瓦覆盖的屋檐摩肩相抵。除了风度翩翩的望衡亭、孤寂的两座墓庐在周围杂乱的市井气息中略显突出外,其他的古迹都不易寻到。
后来但凡我回湘潭,总要去望衡亭驻足看看。记得有一次回湘潭只待一天,还专门夜访望衡亭。黑漆漆的湿雨中,窑湾村小路边有一艘龙舟倒扣着,我和几个朋友走到望衡亭,不见明月星辰,也看不清树木房屋,只在浓浓的夜色和雨声中听见湘江低沉的涛声。还有一次是去湘乡,又特地拐到这里看了一下。彼时正在重修村落和庙宇,也在雨中,红色的膏壤铺散开,满路泥泞。湘潭的建设发展很快,城市面貌更新变化,我在外地偶尔也生出担忧:望衡亭在快速推进的城市建设中,还保存着独特的古朴魅力吗?
一晃竟七年没到湖南!今年春天,我又来到了湘潭。湘江两岸景色新,曾经荒凉空荡的万楼如今已是熙熙攘攘的网红旅游景点,修葺后的观湘门为现代风光增添历史记忆,飞架的杨梅洲大桥接近合龙……
来到窑湾,原来江堤上下各有一条窄小道路,几十年不变的转弯,如今都已笔直;记忆中摩肩接踵般挤在一起、破败不堪的民居很多都已拆迁,有历史价值的进行了修复;多年前多次去却未能寻到的一些历史古迹,如宽裕粮行、秋瑾故居等,如今周遭的杂乱被拨开,变得十分凸显。第一次见到了潭宝汽车站——原来就在村子的后边!曾拿地图多次询问,村子里的人都不耐烦地说,没什么好看的。碍于曲折的乡间小路和路上吠叫的狗,也就从未再向前。如今,这里是窑湾历史文化街区的入口,周围地面平整宽阔,中国第一条标准的公路——长潭军路的水陆码头枢纽当年风采让人一目了然。
移步向东,终于望见心心念念的望衡亭。沿着江边漫步,先看到了“江山胜景”,这是湘潭城区唯一的摩崖石刻。从前这石刻被层叠交错的房屋遮挡看不真切,如今可以近距离地观赏了。为我们作介绍的景区导游却惋惜地说,石刻风化很严重,不知怎样才能保护好。回到北京,我问了一位考古修复专业的朋友,他肯定地说技术是成熟的,而且他也有在湖南保护石质文物的经验。我当即把他介绍给当地,希望能把这片石刻保护好。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拾级而上,望衡亭风采依旧,和风习习,串起那么多历史往事和个人记忆。这一处处文物,因为保护得当,价值得到升华,同时也因此连接起了我们的文化根脉与建设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