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莓茶出深山 铺就致富路

作者:黄琳 夏昕 来源:2025年第1期 发布日期:2025年01月03日 05时16分02秒 编辑:陈家琦

上村山副本.png


“巍巍禾家山下,良田千亩贡米香……”刚到张家界市永定区合作桥乡王家湾村综合服务中心,就听到“村村响”广播飘出一阵阵欢快的歌声。这首王家湾村歌《美丽的王家湾》,是由当地村民和乡贤们一起创作的。村部办公楼的前坪上,村里广场舞队伍踏着这浸润着泥土芬芳的村歌,翩翩起舞。

远处,抬眼便是一片绿意盎然的茶海。茶树顺着地势在田野间、山林里起伏绵延,枝蔓藤连,绿披大地。走进王家湾村,一路青山绿水入眼,一片欢声笑语入耳,一派生机勃勃入心。这休憩身心的诗意田园,让人沉醉其中。同时,也让人真切感受到了王家湾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带来的喜人变化。


瞄准党建引领,让村“两委”强起来

作为张家界市永定区的东大门,王家湾村有一定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村子山水秀美,路网纵横。但是,王家湾村一度发展缓慢,村集体产业结构单一,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仅5.22万元。

“村里大量土地撂荒,青壮年劳动力外流日益严重。”说起刚退伍回村看到的情况,王传发仍记忆犹新。

退伍后,王传发开过大巴,做过销售,跑过业务……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但是每次回到家乡,却看到村里不少人都想方设法往城里跑,这让他感慨不已,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改变这种状况。作为土生土长的王家湾村民,王传发深深热爱着这片土地,内心一直想为家乡做点什么。

等待多年,机遇终于来了!2017年5月,王传发当选王家湾村党总支书记。

“只有建成坚强的党支部,才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王传发通过下村走访,发现了家乡贫穷落后的症结,提出狠抓党建这个富民强村“新引擎”。

湖南省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驻王家湾村工作队到村后,同样也了解到党员群众“等靠要”思想普遍存在,基层堡垒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王家湾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颜锐坦言:“党建引领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各项政策措施落地做实的重要抓手。通过抓好党建‘强精神’‘富脑袋’,就能提振和汇聚乡村全面振兴的信心和勇气。”

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不谋而合,决定在选优配强“头羊”上下功夫。通过定期组织村“两委”成员专题学习、外出考察,“头羊”们开阔了眼界,更新了思路,提升了能力,村“两委”班子政治觉悟、带富本领及干事热情明显增强了。

思想通则一通百通,观念变则一变百变。工作队驻村后,不断推进村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村级治理体系。渐渐地,村干部就创新了怎么开会、怎样开好会,党员的组织生活也正常化了。村“两委”班子威信树了起来,在群众中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迅速增强。


直击民生堵点,让村容村貌美起来

党建工作理顺了,村“两委”、驻村工作队把工作重心放在改善民生上。通过集中座谈、入户访谈、屋场茶谈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100余条。

沟通的桥梁一架起来,干部群众的心就更紧密了。“现在我们村像修路、低保户和贫困户的纳入等工作,我们群众都有话语权了。”村民王章霞开心地说。

大家思想统一了,自然说话有人听,办事有人跟。山边组的村民提出要兴修美丽屋场,村“两委”、驻村工作队非常赞同。很快成立的工作专班,组织村民一道打造以“莓茶”为主题的美丽屋场,将法治文化长廊建在茶园里,同时将通组道路提质升级为柏油马路。

住在山边组美丽屋场旁,为屋场建设捐了1000多元的王章贤说:“美丽屋场让村里变美了。没事我就坐在门口,看看绿色的莓茶树。晚上大家就在这里散散步、跳跳舞。”这两年,山边组老百姓自发齐聚在美丽屋场欢度小年,唱歌跳舞品美食,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村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在哪里,工作的“靶点”就指向哪里。近几年来,王家湾村累计解决了50多项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一条条民心路、一座座连心渠,将干群的心紧紧连接在一起。村民主动出工出力、筹资筹劳,积极参与高标准茶旅融合示范基地、桂花组美丽屋场等28个项目建设,自发出让5.6亩土地、义务捐工100余个、自主筹集资金近10万元。


精准发展产业,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乡村要振兴,产业得先行。但发展产业,要因地制宜。驻村工作队发现王家湾闲置山地较多、气候及土壤条件特别适合种茶,于是邀请农技专家对村里的土壤、光照、雨水等进行了检测分析。

有了专业检测分析结果,征询村民意愿,王家湾决定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构建“合作社+村民+企业”的合作模式,即村集体引领统筹、村民参与种植、企业负责经营销售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走高品质莓茶产业发展道路。

产业已定,路径已明,如何实现莓茶产业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

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深入农贸市场,通过多方询价和质量比较,最后以市场最大优惠价格选定高品质肥料、地膜和莓茶苗木品种。同时,制定了王家湾村高品质莓茶种植技术规程和标准。

为了提高村民收入,驻村工作队出台《王家湾村莓茶种植奖扶实施方案》,积极引入和推广省农业担保公司“莓茶贷”担保产品,与莓茶企业按照“保底就高”原则包收村民种植的莓茶鲜叶。

莓茶质量安全和品质有保障,种植莓茶还有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连销售的后顾之忧也解决了,村民种植莓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不到半年时间,村里莓茶种植基地面积就从150亩增长到了800亩。


打造文明乡风,让村民精神富起来

莓茶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发展势头强劲,但工作队并没有停下脚步。他们坚信只有做优建强产业链,激发村民的热情和信心,才能提高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性。

2024年4月,占地7.2亩的高标准无尘莓茶加工厂和“藤如意”莓茶品牌应运而生。目前,王家湾村已经制定了以莓茶、大米等种植为一产,莓茶加工销售为二产,茶旅、劳动研学和休闲康养为三产的产业发展规划;同时将村里划分了莓茶种植区、水稻种植区、农旅研学区和水库康养区“三产四区”产业区域。

“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61.81万元,较驻村前翻了30余倍,累计带动1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超200万元。”谈到王家湾产业未来发展,颜锐言语间充满激情和信心,“2024年3月,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张家界学院劳动教育基地、乡村振兴讲习所落户王家湾村并开工筹建。基地建成后,预计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超过200万元,解决老百姓家门口就业30余人。”

“王家湾村村民不仅思想觉悟高,还很有爱心。”王传发说。从2017年开始,王家湾村就调动和发挥乡贤力量,成立爱心互助协会,并将8月20日定为村里的“爱心助学日”。目前,王家湾村已慰问和资助中考和高考优等生、应征士兵、高龄老人共计106人,累计资助贫困学生82人,发放资金18万余元。

集体经济有效益,反哺民生有底气。王家湾村已连续3年补助全村村民合作医疗80—100元每人每年。“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后,村里还将为90岁老人发放生活补助,替村民缴纳社保。”王传发信心满满地说。

如今的王家湾,村歌嘹亮,民心齐聚。成立了广场舞队、管乐队;成功举办“希望的田野”王家湾村乡村振兴文艺演出;组建村志愿服务队,制定《王家湾村志愿服务管理办法》……村民参与乡村振兴、文明实践、社会治理等的热情不断高涨,归属感不断增强,力量不断凝聚。


同题问答:

采访对象:颜锐(永定区合作桥乡王家湾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

记者:您在村里工作期间最想感谢谁?

颜锐:湖南省融资担保集团和王家湾村的老百姓。感谢集团党委的选派和对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的高度重视。感谢老百姓对我们驻村工作队的大力支持。

记者:您最近碰到的最大难题是什么?

颜锐: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资源,缺人才依然是最大的难题。

记者:您在村里工作以来最满意的事是什么?

颜锐:王家湾村劳动基地暨张家界学院劳动教育基地项目的落地。

记者:您最近的一次通话是打给谁?

颜锐:黄洪,他身患尿毒症,是我结对的监测户。尽管家庭困难,但他们一家人积极乐观、努力向上。我打电话将他家未卖出的李子全部买了。

记者:您最想为谁办一件事、办什么样的事?

颜锐:为村里招商引资一家企业,开发水库康养项目,创建绿水青山文旅综合示范园项目。


记者手记:

因地制宜走好振兴路

踏上王家湾这片土地,漫步乡间田野,只见山川明媚,田园秀丽,万物蓬勃。一路耳闻目睹,一路思考王家湾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蝶变成“乡村治理示范村”的发展“密码”。

两天半的采访,我们欣赏到的是安居乐业的新画卷。宽阔平坦的道路、清澈见底的河道、错落有致的农舍,色彩亮丽的墙绘、干净整洁的宅前屋后……村容村貌处处“旧貌”换“新颜”。

我们感受到的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新风貌。在村部、在茶园、在加工厂,时时可以听到党员干部与群众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的感人故事,处处可以看到基层党员干部投身乡村全面振兴的热情与智慧。

我们体会到的是产业兴村富民的新气象。王家湾村立足实际,构建集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研学于一体的莓茶全产业链,走出了一条引领广大村民奔向富裕的阳光大道。

放眼乡村全面振兴战略,任重而道远。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振兴故事,每个村庄都可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的振兴之路。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00001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