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 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说到做到
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说到做到”。本期刊登邓小平同志《中央要有权威》一文,并配发赏析文章,旨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极端重要性,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说到做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实情况作为政治监督重点,合力推动改革攻坚、促进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强调了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极端重要性,也为新时代新征程深化政治监督体系建设、持续强化政治监督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建党原则,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领导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同志特别重视加强党的领导,特别重视发挥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他谆谆告诫全党同志,“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谁来组织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谁来组织中国的四个现代化?”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没有这个核心力量,没有党中央权威,就会出现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局面,不仅不能实现党的目标,而且还会产生灾难性后果。面对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困难,他果断作出系列决断,并在1988年9月听取关于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进一步强调了“中央要有权威”的重要性。
在这次讲话中,邓小平同志首先指出,维护和加强中央权威是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保障。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改革开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困难,如通货膨胀加剧、社会生产和消费总量不平衡、结构不合理、经济秩序混乱等,尤其是1988年夏季进行的“价格闯关”,引发了全国性的挤提储蓄存款和抢购商品的风潮,使经济问题演变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邓小平同志有针对性地指出,“中央要有权威。改革要成功,就要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没有这一条,就是乱哄哄,各行其是,怎么行呢?不能搞‘你有政策我有对策’,不能搞违背中央政策的‘对策’”,如果“党中央、国务院没有权威,局势就控制不住”。他认为,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改革开放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困难和挑战,正因为如此,更需要确保中央对国家的统一领导权,确保中央政令畅通,“中央定了措施,各地各部门就要坚决执行,不但要迅速,而且要很有力”,以保证改革开放沿着正确的方向有秩序地进行。
邓小平同志强调,维护和加强中央权威,是保证中国社会各地区全面进步,逐步实现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但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了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依靠勤奋劳动先富起来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全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积极性,促进了社会全面进步,但也引发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依靠中央权威。为此,邓小平同志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这一切如果没有中央的权威,就办不到。各顾各,相互打架,相互拆台,统一不起来。谁能统一?中央!”
邓小平同志还强调,维护和加强中央权威,才能加强宏观调控,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我们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但是,市场天然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弱点和不足,必须依靠国家的宏观指导和调控来加以弥补和克服。这就要求中央必须要有足够的权威,必须要有必要的集中统一。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持续的放权让利改革,中央政府财力日趋减小,宏观调控能力日益减弱,加上某些地方借着雄厚的财力,干扰中央的宏观调控,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经济、政治秩序,打乱了中央的宏观调控和改革步骤。针对这种状况,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宏观管理要体现在中央说话能够算数”,而且明确要求“我们要定一个方针,就是要在中央统一领导下深化改革”“如果没有中央的权威,就办不到”。
邓小平同志还高度重视纪律在维护中央权威中的重要作用。早在1980年,他就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必须严格地维护党的纪律。他深刻指出,“只有全党严格服从中央,党才能够领导全体党员和全国人民为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任务而战斗”“任何人如果严重破坏这一条,各级党组织和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就必须对他严格执行纪律处分,因为这是党的最高利益所在,也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所在”。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顺利实行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成功进行了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体制改革,协调了各部门、各地区的利益关系尤其是沿海与内地的利益关系。可以说,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政治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改革和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出一系列重大制度性安排,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重塑和根本性强化,有力维护了全党的团结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如果党中央没有权威,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可以随意不执行,大家各自为政、各行其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不干什么就不干什么,党就会变成一盘散沙,就会成为自行其是的‘私人俱乐部’,党的领导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正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党才能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系列风险挑战、完成一系列艰巨繁重任务,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新时代新征程,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是抽象的一致,而是体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一致。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要坚持不懈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坚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正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要准确把握党中央对本地区本部门本领域改革发展的目标定位和部署要求,确保思想统一、方向一致。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明确政治方向、政治任务、政治目标,正确领会党中央重大政治判断的深刻意图,在政治上把好关;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真正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要正确处理保证党中央政令畅通和立足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关系,积极主动将党的领导主张和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法律法规和政策政令,转化为对经济社会管理的部署安排和工作活动,转化为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管理方式方法创新,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效果,形成推动改革攻坚、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坚持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实情况作为政治监督重点,把政治监督融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各项部署中,推动党中央的战略部署落实落细,保证党中央大政方针落实见效。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