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实事求是努力“把真理本土化”
在湖南,千年学府岳麓书院讲堂的门檐上,有一块题写着“实事求是”四个字的匾额。1916年至1919年,青年毛泽东曾多次寓居岳麓书院半学斋,在这里读书学习,论道天下。从他的寓所推开窗,就能看到讲堂檐前那块“实事求是”的匾额。100多年前,这个看似偶然的不期而遇,在历史上留下了重要影响。它不仅使青年毛泽东当时深受“实事求是”学风的濡染熏陶,也让“实事求是”成为他日后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思想武器。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岳麓书院,望着“实事求是”这块匾额,久久凝思:“共产党怎么能成功呢?当年在石库门,在南湖上那么一条船,那么十几个人,到今天这一步。这里面的道路一定要搞清楚,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
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正是因为始终秉持着实事求是这一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把真理本土化”进程中实现了指导思想的伟大飞跃,把理论创新成果一次次写在党的旗帜上。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但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实践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对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让普遍真理转化为摧枯拉朽、改天换地的磅礴力量。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我们党坚持把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贯穿于党的百年奋斗理论与实践。事实证明,正是因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党才创造性地解决了在中国这种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从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到实现“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的思想突破;从指明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回答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从山沟沟里走出来的马克思主义,以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论品格,引领和指导中国共产党完成了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
进入新时代,怎样既坚持实事求是,又具有远见卓识,怎样持续不断推动“把真理本土化”的伟大实践,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创新的时代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责任担当,把实事求是贯穿到治国理政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的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的一系列重大工作,都是坚持从实际出发、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今天,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仍然须臾不能忘记实事求是,依然要继续推动“把真理本土化”的进程。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两个结合”,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闪耀出更加璀璨的真理光芒。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