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指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必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期节选刊登邓小平同志1978年4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并配发赏析文章,旨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必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对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出明确要求,指明了前进方向。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1978年4月,为了进一步肃清“四人帮”在教育战线上散布的种种谬论的余毒,彻底地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解决好发展教育事业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自告奋勇来抓科技和教育工作的邓小平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首先明确指出,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同时指出,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在讲话的第二部分,他又着重指出:“学校要大力加强革命秩序和革命纪律,造就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一代新人,促进整个社会风气的革命化。”这些重要论述,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指明了前进方向。
在这部分讲话中,邓小平同志从揭示“四人帮”对教育事业造成的严重破坏入手,强调了“加强革命秩序和革命纪律”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四人帮”口头上高嚷“突出政治”,鼓吹“反潮流”和“白卷英雄”,污蔑广大教师是“臭老九”,实际上“搞的是反革命反社会主义的政治,是用剥削阶级最腐朽最反动的思想来毒害青少年,制造‘文盲加流氓’式的人物”。他认为,“四人帮”的种种谬论和倒行逆施,不仅造成科学文化的教育质量惊人下降,而且严重地损害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败坏了学校纪律,腐蚀了社会主义社会的革命风气。如果学校没有好的风气,就无法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也难以扭转整个社会风气。
那么,应该怎样去加强学校的革命秩序和革命纪律呢?邓小平同志在讲话中提出了四点要求:第一,要从小抓革命理想和共产主义品德培养。他指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我们重视青少年的理想教育和共产主义的品德教育,“广大青少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英勇机智地同敌人、坏分子作斗争,树立了一代新风。学校风气的革命化促进了社会风气的革命化”“这种风气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而且受到了世界人民的赞誉”。第二,要把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构建齐抓共管的局面,“希望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各个有关部门的同志,整个社会的家家户户,都来关心青少年思想政治的进步”,把被“四人帮”破坏了的优良革命传统恢复和发扬起来。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和幼儿教育工作者,“负有培养革命接班人的幼苗的重任”,要切实负起责任。第三,要加强纪律和作风建设,“大力在青少年中提倡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助人为乐、艰苦奋斗、英勇对敌的革命风尚”,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优秀人才和“有很高的政治责任心和集体主义精神,有坚定的革命思想和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严守纪律,专心致志地为人民积极工作”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四,要改革招生招工制度,“不仅大中学校招生要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而且各部门招工用人也要逐步实行德智体全面考核的办法,择优尽先录用”,这样才能把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方针贯彻到底,贯彻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这些论述和要求,为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实践路径。
在讲话中,邓小平同志还强调了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性。他指出,“我们要求所有的人都努力上进,但毕竟还要看各个人自己是否努力”“这种个人努力程度的差别,即使到共产主义社会也会存在”。他引用毛泽东同志说过的“一万年以后也会有先进和落后的差别”,强调我们要承认每名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且按照这种差异给以区别对待。这一重要观点,要求我们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必须关注青少年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和方法。同时,他也指出,对于严重破坏革命秩序和革命纪律又屡教不改的人,也要采取严格的措施加以认真的教养和改造。
邓小平同志40多年前的这些重要论述,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和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要求把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要求把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要求注意共性与个性的结合以及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战略眼光、辩证思维和远见卓识。今天重温这些重要论述,更能深刻体悟“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时代答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反复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勉励少年儿童“在星星火炬的照耀下,在党的阳光的沐浴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鼓励当代青年“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寄语莘莘学子“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的指引下,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教育系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不断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领推动广大青少年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展现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听党话、跟党走,扎根人民、奉献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越是接近目标,越是形势复杂,越是任务艰巨,越是需要具有崭新风貌、过硬素质的时代新人迎难而上、挺膺担当。新征程上,我们要聚焦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德育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过程;要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把德育工作做得更到位、更有效;要着力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