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坚持数字赋能 提升育人实效

作者:艾有福 来源:2025年第7期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01日 09时10分00秒 编辑:陈家琦


坚持数字赋能.jpg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高职院校要主动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通过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教学团队、教学资源、教学平台数字化建设,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抓关键,以数字技术创新思政教学模式。一是数字赋能,倒逼课堂教改。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准确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兴趣爱好,形成一套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现实需求、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提升思政课的“到课率”“抬头率”。二是场景转换,突出实践教育。强化沉浸式教学,大力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不断增强教师的数字化素养和思维。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开展体验式教学,带领学生走进田间地头、深入一线,把思政课堂“搬”到工厂、社区和乡村,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度以及社会实践的伟力。三是优化手段,提升教学效果。通过VR技术、元宇宙技术,重塑红色教育应用场景,让学生更能切身体会到历史事件蕴藏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从而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挖潜力,以数字技术拓宽思政教学资源。一是搭平台,优化资源供给。面对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数字教学平台要在数据资源的配置上进行全面的优化。同时,数字平台要支持资源的自由组合与灵活调用,让教师可以最大限度获取符合自身需求的资源供给。这样就可以极大地提升教师的备课效率和业务水平,使教学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和便捷。而且,平台的建设在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推动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共建,为推进我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二是建机制,加强资源共享共用。思政课教师可以利用地域、学校、专业、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发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及时在数字平台分享个人在教学中的新思路、金点子、研究成果、案例材料、精品课程、练习试题等。高职院校要通过多种渠道、长时间的资源积累,建立起共享共用的思政教学数字资源库,将思政教学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方便师生使用,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优质的服务。

强素质,以数字技术优化思政课教师队伍。一是抓学习,提升思政教师运用数字技术教学的能力。要加大资金投入,有条件的单位可设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思政课教师数字技术教学能力的提升,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得到充足的资源支持。要加大技术支持力度,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软件,为思政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数字化教学环境。要加大业务培训力度,通过邀请专家来校讲座和培训等方式,帮助教师掌握最新的数字教育技术和教学理念。二是拓路径,构建互帮互助的教学团队机制。通过搭建校级教师数字化交流平台,为思政课教师提供一个便捷的沟通渠道,共同探讨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定期组织线上教研活动,让思政课教师围绕某个主题或教学难点进行深入研讨,通过集体智慧的碰撞,激发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利用多种方式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共享,形成集思广益、比学赶超的良好教学氛围。

(作者系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00001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