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作者:刘贵军 张云珊 来源:2025年第7期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01日 11时00分00秒 编辑:陈家琦


高质量发展.jpg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202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贵州和云南考察,在两地均提到“高质量发展”这个关键词。在贵州考察时强调,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在云南考察时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这不仅是对贵州、云南提出的要求,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新形势新任务对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把这两次考察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阶段也在发生历史性变化,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这就要求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各个层面在贯彻落实中都要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要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不能畸轻畸重,不能以偏概全,真正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比如说绿色发展,解决的是人与自然和谐问题。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就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到重要位置,更加注重大保护。在对两地的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贵州保护好生态环境,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云南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切实解决影响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

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关键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要保持定力和耐心,科学决策,精准施策,处理好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要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内卷式”竞争,打通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为全社会创业创新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环境。开放也是重要的营商环境,要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发展更高层次开放性经济,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强调,云南区位条件独特,要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贵州则要用好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机遇,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动融入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各地资源禀赋、基础条件等不同,抓产业转型升级要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规律,突出自身特色。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要求贵州,要下定决心、勇于探索,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强化创新驱动,统筹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新能源等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培育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而对云南,则要求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做强做优做大资源型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和文旅产业,促进产业增值、企业增效、群众增收;积极探索利益共享机制,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要紧紧抓住经济调整的窗口期,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现代化不仅要看纸面上的指标数据,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要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在贵州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扎实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在产业发展中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各项体系建设,进一步突出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住房、医疗等民生指标,把保障人民健康和改善环境质量作为更具约束性的硬指标。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改善民生、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党的领导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党勇于改革创新,不断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要切实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善于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一个地方的发展活力同营商环境密切相关,优化营商环境要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干部教育管理,引导干部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诚信意识、廉洁意识。看一个地方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水平高不高,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政治生态好不好。各级党组织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遵规守纪、大胆干事创业,精心组织实施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推动党员、干部增强定力、养成习惯,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在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上常抓不懈,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菏泽职业学院)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00001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