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敬畏天地宽
心中有敬畏,脚下有定力。党员干部干事创业,须臾不能忘却敬畏之心。敬,指尊敬有礼,要求有所作为,保持进取之心;畏,指心有忧惧,要求有所不为,保持谨慎之心。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既要“有所作为”,把党和国家事业看得高于一切;又要“有所不为”,做到“党不叫干啥就不干啥”。心有所敬,行有所循;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有畏则不敢肆意妄为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党员干部一旦缺少敬畏,久而久之就会丢掉初心、失掉自律、扔掉法度,就会自以为是、肆意妄为,突破底线、违纪违法。从电视专题片《反腐为了人民》披露的情况看,一些腐败分子正是从不知敬畏、胆大妄为开始,进而吃喝玩乐,和不法商人勾肩搭背,最后发展为权钱交易、以权谋私,受到党和人民的审判。我们现在讲,要加强源头治理。敬畏之心就是保证党员干部干净干事、成就事业的源头活水。不管什么时候,心中的敬畏不能丢。
敬畏信仰、敬畏组织。信仰大于天,组织是靠山。党员干部要讲政治,提高政治能力,就不能不坚定信仰、忠诚组织。信仰标定一个人的方向、追求和价值观,组织决定一个人的角色定位和价值实现。两者决定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只有脑中有信仰,才能坚定人生志向,激发向上之气,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只有心中有组织,才能强化党的意识、党员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就是为党工作,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
敬畏责任、敬畏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这代人的责任和使命就是完成好党的中心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推向前进。责任如山,使命如磐。知责负责、履行使命,不靠说的,而靠做的;不看表态,而看能力。只有不忘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才能自觉锤炼过硬本领,干出一番事业。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尽快锻造与职责使命相匹配的知识素养、能力素质,练就实干担当的铁肩膀、攻坚克难的硬脊梁、敢拼会赢的真本事。
敬畏权力、敬畏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党员干部是有一定的权力,但这个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为人民办事,绝不能私用。革命战争年代,有西方记者问毛泽东同志:“你们办事是谁给的权力?”他回答:“人民给的。如果不是人民给的,还有谁给呢?”党员干部只有敬畏权力、敬畏人民,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群众观,坚持为民用权、为民造福、为民服务,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一旦心中无民、权力滥用,就会走向党和人民的对立面。
敬畏纪律、敬畏法律。为官之义在于守纪律、明法律。“遵规守纪,就会拥有干事创业的充分自由和广阔空间。”如果不受纪律和法律的约束,该止步的地方不止步,就会如同失控的汽车,偏离方向、横冲直撞,最终酿成大祸。可以说,纪律法律不是约束干事创业的“绑带”,而是“安全带”,是党员干部抵御诱惑、防止被“围猎”的屏障,是更好地在事业上施展手脚的保证。党员干部要想任何时候都不逾矩、不违规、不越线,就要脑中有党规党纪,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知晓为官做人的尺度。
因为敬畏,所以慎重;坚持敬畏,所以成事。新征程上,党员干部当谨记:保持敬畏,方能从政有矩、做事有度、为人得当,才能真正做到顶天立地、大道直行、永葆本色。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