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家庭友好与女性友好的双向奔赴

作者:彭 娟 来源: 2025年第6期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19日 04时34分03秒 编辑:胡雅南

202506_35.jpg

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家风,是文明的基因。在长沙,家庭友好与女性友好的温暖图景滋养着城市的幸福底色。

新时代长沙“她力量”多维绽放

在湖南工业4.0创新中心,“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洪莉正带领团队攻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在湖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长沙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全国三八红旗手”孙伟扎根基层一线17年,和同事一起出色完成中非经贸博览会、口岸各类重大专项勤务以及边检安保维稳等重大任务;在淳口镇,“全国最美家庭”朱庆国家庭参与各类突发事件与自然灾害公益救援行动2026起……

长沙女性人才数占比51.34%,女科技工作者占比35%,市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女性比例超过30%。更令人振奋的是,长沙首提“女性友好型城市”建设,首创出台《关于大力发展“她经济”的若干意见》。3800个妇联组织、1600个妇女儿童之家、960个妇女微家、4600个妇女小组、2.9万名妇联执委、1400个家长学校、65万名巾帼志愿者、1万多个“一呼百应”妇联线上服务群,为女性发展构建起全方位的支撑体系。

“小家”到“大家”的幸福诠释

在浏阳市秧田村,“不比家境比家风”,培育出28名博士、176名硕士,近1000名大学生。天心区文源街道的“周末家庭日”,让3000多个家庭在非遗体验、亲子阅读中重拾亲密。这些创新实践,重新定义了传统“家文化”的现代化表达。

长沙的“家庭友好”建设呈现出四个新维度。一是更加智慧化,“我的长沙”APP开设家庭服务专区,集成婚育指导、心理疏导等服务。“长沙妇联”公众号推出的“点亮心灯”“向阳花开”等专题专栏,让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触手可及。二是更加便利化,“15分钟生活圈”实现全覆盖,200多个街角花园、口袋公园扮靓市民家门口。三是更加法治化,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联合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与市纪委联合制定《清廉家庭创建标准》。四是更加可持续化,将绿色生活理念融入家庭家风工作,打造美丽阳台、美丽庭院。

湖南省重点民生实事“向阳花”行动完成率158%,服务家长超55万人次。寒暑假儿童关爱服务活动近100万人次受益。妇女儿童公益培训惠及7万人次。家庭的小幸福,正汇聚成城市的大温暖。

向阳而生的城市幸福密码

长沙连续16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这背后蕴含着独特的发展哲学。如,将“建设女性友好型城市”纳入长沙市“十四五”规划、长沙市妇女发展规划,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将“女性发展”“家庭幸福”“儿童友好”纳入绩效考核体系。这种以人为本的城市治理智慧,让家家幸福安康从愿景变为可感可知的现实。

当茶颜悦色的清香飘过杜甫江阁,当梅溪湖的晨光映照着跑步的女性身影,当社区书院传出母女共读的琅琅书声……让每个家庭成为文明的细胞,让每位女性绽放生命的光彩,正是长沙的幸福密码之一。

(作者系长沙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

下一篇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00001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