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主办

以科技创新驱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李志坚 来源: 2025年第6期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1日 10时00分00秒 编辑:胡雅南

民营企业1.jpg

民营企业是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勉励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努力为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多作贡献”,赋予了广大民营企业光荣使命,为以科技创新驱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近年来,全省科技系统坚持把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点,强化项目、平台、人才、政策等一体化配置,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担当科技创新生力军。2024年,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经费突破1280亿元,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70%;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突破1.75万家、3万家,民营企业占比超90%;“三尖”创新人才工程支持企业人才147人,民营企业人才占比超95%;科创板上市企业17家,10家是民营企业;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由民营企业牵头达8项。民营企业已成为湖南推动技术攻关的重要力量、建设创新平台的重要载体、引聚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

新时代,新征程,新形势,新要求。全省科技系统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两个健康”等重要要求,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完善支持民营企业的创新政策体系,激发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完善企业重大技术需求征集机制,梳理民营企业重大攻关任务清单,予以精准靶向支持。支持民营企业牵头承担或参与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提高民营企业承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比重,助力民营企业解决行业发展关键技术卡点、堵点难题。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实施更加精准有效补助方式,推动企业研发奖补、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政策“应享尽享”“直达快享”,引导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自主创新。

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建设重大创新平台。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全国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高水平平台建设,提升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支持民营科技领军企业牵头联合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上下游企业等组建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平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以需求为主导,常态化开展联合攻关,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以应用为导向的基础研究平台,承担国家和省自科基金项目,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支持民营企业牵头组建概念验证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提升成果吸纳和转化能力。

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承接转化优质科技成果。完善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公共平台服务功能,建设省科技成果进场交易平台,完善高校待转成果信息库和企业技术需求库,常态化开展高校、高新园区“双高”对接,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民营企业精准对接,加速科技成果在民营企业落地转化。围绕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建设一批产业共性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为民营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与转化服务。支持民营企业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示范应用,助推民营企业创新产品迭代应用。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等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企业使用,降低民营企业试验研究、产品研制、工艺验证成本和技术风险。

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引培高层次创新人才。优化“芙蓉计划”科技创新类人才项目支持方向,鼓励民营企业优秀人才申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团队等计划项目,探索实施专家荐才、直接遴选等人才选拔方式,支持民营企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坚持政府引才与企业引才相结合,建立湘智人才数据库、引才目标库和民营企业人才需求库,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湘智兴湘”等系列招才引才活动,采取全职引进、挂职兼职、产学研联合攻关等方式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深化人才评价体系改革,完善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畅通民营企业人才职称评审渠道,助力民营企业人才成长成才。

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获得科技金融供给。实施科技型企业增量提质行动,筛选挖掘一批成长性好、创新性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营企业作为投融资机构备选标的,带动银行、基金、保险、担保等机构强化科技金融服务支撑。完善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政策体系,降低企业进入信用贷款科技企业库门槛,持续扩大企业库规模,增加全省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以财政风险补偿资金为杠杆,撬动更多银行加大资金投入,促使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扩面、放量、提速”,更好解决民营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完善科技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支持银行开发推出“投联贷”“跟投贷”以及额度更高的线上信用贷款产品,增大民营科技型企业贷款规模。加快推动设立金芙蓉科创引导子基金,带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支持民营科技型企业发展。深入开展科创板后备企业遴选,加强科技创新专板建设,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开展上市培育辅导,推动优质民营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

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建立健全支持民营企业稳定参与科技决策和咨询的制度机制,在科技创新规划编制、项目指南编制、科技政策制定、计划项目形成过程中,注重吸纳民营企业家智慧。优化科技专家库结构,增加民营企业专家数量,在与产业发展高度关联的项目评审、验收等环节,提升民营企业专家比例,支持企业家发挥作用。完善民营企业获得创新资源的公平性和便利性措施,有序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学仪器等科技资源向民营企业公平开放共享,提高研发创新便利度。加大企业科技特派员选派力度,鼓励高校院所对口帮扶民营企业,助力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创新创业大赛,积极选树宣传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先进典型,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作者系湖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诚聘  |  合作伙伴  |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新湘评论》杂志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3120200001 杂志社咨询电话:0731-81127526(传真)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1125971 举报邮箱地址:xxpl1919@163.com
湘ICP备15001833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1020200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