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实干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是高质量发展的长久之策。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民营经济发展把脉定向、加油鼓劲。我们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安排,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奋力开创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健全长效机制,凝聚民营经济发展合力。近年来,湖南建立了“六个一”工作机制,成立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领导小组,构筑起齐抓共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格局。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全面调研民营经济的堵点痛点难点,找准问题、破解症结,开好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大会,让民营企业真正有感有得。一是强化法治保障。积极做好《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后的宣传解读,加快推进湖南民营经济促进条例立法进程。建立健全民营企业法律培训体系,帮助企业提高法律风险防控能力。二是用好“六个一”工作机制。评选“三湘民营企业百强榜”“新湖南贡献奖”,对首次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盈利企业进行激励,推动形成尊重、关爱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共识。及时更新发布《湖南省民营企业支持政策手册》,针对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强培训解读,帮助民营企业及时了解政策、享受政策。三是完善常态化沟通机制。建立省市县各级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与问题解决机制,面对面听取民营企业发展诉求,建立及时办理、认真反馈、密切跟踪的全链条工作闭环,确保民营企业投诉和建议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强化政策支持,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2024年,湖南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68.8%,全省实有经营主体总量进入全国前十,其中民营经济经营主体747.57万户、同比增长7.18%。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帮助民营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一方面,做好政策“加法”。持续推动国家民营经济31条以及湖南民营经济30条的落地实施。不断完善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等机制,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统筹做好民间投资项目要素保障,在申报、安排“两重”“两新”等各类政府性投资资金时,对各类投资主体一视同仁。同时,精准把握国家政策走向和科技创新、产业变革趋向,及时研究推出一批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新政策、新举措。另一方面,做好政策“减法”。全面梳理民营经济政策,加快清理废除一批不合时宜的“过期”政策。持续拓宽民营企业参与政府决策渠道,在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中对涉民营经济政策开展专项评估。
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民营经济生机活力。2024年,湖南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4.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同比增速高于全国4.1个百分点。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改革,大力破除发展壁垒,让民营经济有更大发展空间。一是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和防范不当干预统一大市场建设长效机制,切实防范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各种妨碍公平竞争行为反复出现。落实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二是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纵深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点突破土地资源盘活困难、技术成果转化不畅等瓶颈,加快构建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动态保障机制,确保民营企业各类生产要素保障有力、供应及时、价格合理。三是加快推进投融资改革。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民营企业公平开放,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省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打造一批民营经济发展试点示范。抓好PPP新机制项目规范实施,推动基础设施REITs项目常态化发行。有力发挥全省投贷联动平台作用,多形式开展投融资对接活动,及时将企业融资需求推送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四是加快推进信用体系改革。做深做实“湘信贷”平台,推动金融资源更好直达和惠及中小微企业。升级改造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主体信用信息归集、信用评价、信用监管和联合惩戒制度,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坚决纠改、防范招商引资过程中开“空头支票”、作“虚假承诺”等政务失信行为,坚持“新官理旧账”“承诺必兑现”。
优化营商环境,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结果中,湖南连续四年稳居全国省级前十、中西部第一,获评营商环境“前10省份”和“前10最佳口碑省份”双称号。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环境优化提升攻坚,持续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一是规范涉企执法。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加强对以罚增收、以罚代管、逐利罚款等行为源头治理。优化升级“湖南营商码”功能,全面推行涉企执法检查扫码留痕管理。二是提升服务效能。建立营商环境无感监测指标体系和无感监测系统。改造升级省优化营商环境一体化平台功能。深化全省优化系统“陪伴企业走流程”活动。扎实开展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七大行动。三是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专项整治行动。深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统一规范、信息共享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推动机器管招投标落地普及,建立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相结合的协同机制。四是积极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加力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探索建立“连环债”清偿机制,强化源头治理和失信惩戒。加强民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知识产权侵权快速处理机制。对民营企业反映突出和集中的用地用工用能等共性问题,集成政策、资金等资源制度性解决。
(作者系湖南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
- 新湘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