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新湘评论》2018年第11期
P. 17
主题阅读
开放……一个曾经衰落的东方大国根 展规律,以“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 论的指引下,伟大事业的“中国画卷”
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 深刻阐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 精彩纷呈,前景光明。马克思提出的
奇迹的背后,是真理的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等美好愿
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景,正在中华大地一步步变为现实。
纪念马克思
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00 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曾科
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国内生产 学预见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出现,甚
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 总值年均增长约9.5%;现行联合国标 至为他们心中的新中国取了靓丽的名 致敬马克思
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 准下的 7 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 字——“中华共和国”。
展马克思主义。 同期全球减贫人口总数70%以上。 今天,我们可以告慰他们的是,马
既有初心不改的坚持,也有与时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 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了全面建 学习马克思
俱进的发展。诚如恩格斯所言:马克 道理。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
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党宣言》中提出的,无产阶级在建立 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诚
如何正确、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 政权后应当“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 信奉者、坚定实践者,正在为坚持和发
义,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从未停止思 的总量”。 展马克思主义而执着努力。
考和探索:一方面充分利用马克思主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主 法国哲学家托尼·安德烈亚尼表
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解决中国的具 义中国正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 示,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西方,如今中国
15
体实践问题,另一方面也在实践的基 方,朝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 思想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础上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坚定迈进。 近日,海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者
代化进程。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 陆续来到北京。他们在这里参加第二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当代中 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探讨马克思
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 主义、中国经验和人类发展中的重大
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 问题。
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 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 “当今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各地的
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 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 研究,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像中国一
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 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 样更具有意义、更透彻。”英国肯特大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 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人民立 学教授肖恩·赛耶斯如是说。
无止境。 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
指引前路,光耀未来,马克思
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 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
代,如何更好运用马克思主义思考时 著标志。 主义必将开辟崭新道路,伟大事业
必将抵达胜利彼岸
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 “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 作为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坚持以 特里尔的马克思故居,又一次修
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 人民为中心、立足全方位保障和改善 葺一新,迎接这位伟人诞辰200周年。
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用不断创 民生,作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 这里是很多中国游客到德国必去
新的理论指导实践,交出了一份人民 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的地方。一句句用中文书写的留言,
满意、世界赞叹的治国理政答卷。 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将马克思与万里之遥的中国紧紧联系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 的重大判断。 在一起。
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马克
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 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 思主义对当今中国和世界,有什么样
界: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共产党执政 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的价值?我们又该如何发展马克思
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科学理 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