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新湘评论》2018年02期
P. 30
XinXiangPingLun
XinXiangPingLun
基层干部唐述林”“司令村官李元成”
“全国身边好人谢元恒”“全国美德少年
走在文化小康路上 陈义祥”等一批道德典型,树立了价值
标杆;精心组织开展全县“百龙大赛”
·
“龙舟赛”“群众文艺演出百团大赛”“全
中共桃源县委书记 周代惠 民运动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九溪农
民艺术节、茶庵铺茶文化节、夷望溪龙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任何时候,文化都是民族生存和发展 舟节等文化活动形成品牌,这些活动
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桃源县立足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文化历史、独特的文 群众参与广泛,既引领了正向潮流,也
化资源,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充分的文化自觉、强烈的文化担当,大力实施“人文 通过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推动了地方
桃源”建设战略,统筹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名城一体化发展,文化强县 经济发展。
之路呈现出勃勃生机。 立足优势资源,做活文化传播。
文化,是不可复制的名片。近年来,我
们立足桃源独特的文化资源,大力实
立足转型发展,做强文化项目。 灵故乡”的定位,重点打好隐逸文化、 施文化传播工程,先后编印《桃源地方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今天,文化 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民族 名录》,收录全县40个乡镇800多个村
28
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精准 风情文化“五张牌”,形成了以百里沅 的地名来历和民间传说,出版《仙境余
实施文化项目建设,就能发挥文化推 江风光带为核心、北部生态花园为补 韵》,收录全县民俗文化遗存 100 多
动经济转型发展引擎的作用。基于 充、黔张常高铁、常吉、常张高速沿线 个,涵盖近20个门类,推出《桃源戏剧
这一认识,近年来,我们按照“提振城 景点为延伸的“一带一园两线”全域 集成》,收集整理近百部全县历代优秀
市神韵、彰显城市特色、延续文化精 全景旅游新格局。2017 年,游客接待 戏剧剧目,字数达到一千万字。与湖
神、发展文化民生”的总体原则,统筹 量增长 1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33 南文理学院合作成立民间文化研究
推进“世外桃源”国际文化旅游产业 亿元。积极推动以电视台、电影院、 院,深层挖掘“桃源工” 文化内涵,组织
园和浔阳文化产业园项目,重点实施 剧院为代表的国有文化单位体制改 编演《桃源工》大型剧目,冲刺国家和
桃源老街、湘西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博 革,整合全县民间演艺团体,引入市 省级“五个一”工程奖项。支持引导文
览园、浔阳古寺、漳江书院、沅水文化 场机制,开展产业合作,形成了以“桃 学艺术事业做大做强,形成影响,先后
风光带、文化体育中心、革命老区遗 源工”、广电播音主持学校、瑞源国际 获得“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新钢笔画
址、历史名人故居等一大批重点文化 影城、梨园百利剧场为龙头,九溪民间 之乡”“湖南省书画之乡”等文化称号,
工程建设,着力将县城创建为国家历 演艺集团和关联产业为补充的大文化 书法、美术、楹联、诗词等文学艺术类
史文化名城,在全县打造一批历史文 消费产业格局,从业者上万人,年产值 作品频频获得国家级大奖,桃源地域
化名镇和历史文化名村。随着这些重 达10亿元。 文化得到发扬光大。
点文化项目的相继开工和落成,城市 立足活动开展,做实文化引领。
的文化品位、承载能力、综合实力、竞 持续深入开展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本刊敬告 为满足读者需求,本刊
争优势得到大力提升,文化的引擎作 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的系列文化创建活 从书报刊中选用的作品(含图片),
用日益凸显。 动,切实发挥以文化人作用。近年来, 有的因地址不详,未能与作者联
立足产业融合,做大文化价值。 我们以“美丽桃源·道德先行”主题创建 系。请作者见刊后与本刊总编室联
坚持文化、旅游、三产融合发展,突出 为总揽,以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为抓手, 系,即邮送样刊并付稿酬。凡在本
刊发表的作品即表明已授权入网相
文化之魂,放大文化效应。以桃源县 精心组织开展“十个十佳”典型人物、
关电子期刊数据库,不另付报酬。
委一号文件的形式出台了《关于促进 “最美家庭”“好家风好家训”评选推介
请作者自留底稿,本刊不负责退稿。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全县文化 和“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等群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围绕“养生福地、心 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涌现出“最美 :http://www.cnxxpl.com :http://www.xxpl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