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 - 《新湘评论》2018年4期
P. 38
XinXiangPingLun
XinXiangPingLun
治国
军仪仗队和军乐团接替武警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执行。
北京电工独自升旗26年
四根自来水管套接成旗杆
1950年10月1日,国庆升旗的按钮由北京供电局的电
开国大典那天,要保证毛泽东主席一摁电钮就能使新 工师傅程红年按动。
中国的第一面国旗冉冉升起,关键在于要把旗杆修建好。 1951 年 9 月 30 日,当年 22 岁的供电局电工胡其俊接
根据整体设计要求,国旗旗杆高度应与天安门城楼最高点 到一个让他彻夜未眠的通知:从明天起,天安门广场的国
等高。经过测量,这个高度应为35米。 旗将由他来升起。
但北平城刚获得解放,要找旗杆材料很不容易。担任 当时家里没有表,凌晨时分胡其俊就爬起来,扛着旗
天安门广场整修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负责人林治远想到了自 子到了天安门广场。他翻过一米多高的汉白玉栏杆,把配
来水管。他马上赶到自来水公司,选了4根口径不一的自来 电箱的箱盖打开,踩着箱盖爬上两米高的旗杆台,把旗子
水钢管,很快一节一节地套起来,精心将它们焊接好。但 绑在旗杆的钢丝上,绑好后从台子上跳下来。这时天才蒙
是,4根焊接起来的自来水管子只有22.5米。自来水管只有 蒙亮,胡其俊就蹲在基座下面。等着东方泛出些微红,胡
四种型号,而两根口径等同的管子,按当时的技术水平根本 其俊按下按钮。旗子缓缓地升上去了。
无法焊接起来。天安门国庆工程指挥部经认真研究之后, 就这样,青年电工胡其俊第一次升起天安门广场上的
又向上级请示,最后同意旗杆按22.5米高度修建。 国旗。此后一直到1976年,26年的时间里,胡其俊都担负
第二个难关是设计自动升降设施并安装旗杆。林治远 着这个光荣而神秘的任务,连他家人都是多年后才知道他
36
找来了建设局从事机电工作的技术员梁昌寿,两人并肩研 这一特殊工作。
究。林治远设计从旗杆下引出一条导线,将它从整修天安门 2006 年 10 月 1 日早晨,国庆节当天,去世前的胡其俊
前东西长安街道路工程时埋设的钢管中横穿而过,跨越金水 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该升旗了。”
河,再顺着天安门城楼东南角上升至城楼中央,与天安门城
升旗时间曾凭战士看天色
楼上安装的开关连接在一起。林治远、梁昌寿两人奔波于旗
杆与天安门城楼之间,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试验。 1976 年 11 月 26 日,北京卫戍区部队担负起升旗任
9 月 30 日下午,由赵文瑞缝制的长 5 米、宽 3.3 米的第 务。从此国旗每天升旗,不再是节假日才有的特例,但升
一面五星红旗送到天安门进行预试。结果,五星红旗顺利 旗时间依然只凭战士肉眼观察天色,谁也说不准第二天升
升上旗杆顶端。 旗的时间,也没有隆重的仪式,只是由两名战士扛着国旗
9月30日夜晚,林治远、梁昌寿做最后一次试验。可是 并肩而行,通过长安街时,还需要给自行车让道。等太阳
这些天来一切正常的升降机,偏偏这时出了故障:红旗升到 快落山时候,再把国旗降下,扛回来后放在驻地房檐下。
杆顶端后,马达却没停止运行,结果将一面试验用的红旗绞 1982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成立,天安门
进杆顶端的滑轮里面,导致马达不能再转动,旗帜也取不下 守护国旗任务由北京卫戍区移交武警部队。武警部队很快
来了。消防队赶来了,然而,站在云梯顶端要够到旗杆顶还 就组建了国旗班,开始酝酿规范的升旗仪式方案。时间不
差好几米。北京市建设局副局长赵鹏飞派人找来扎棚彩的 长,一个简洁、庄重的仪式产生了:三名身穿司礼服的战士,
兄弟俩。两人穿上铁鞋,冒着生命危险,登上云梯顶端,再相 由中间一名扛旗,两名战士护旗,一同前进。为了表现祖国
对着攀到旗杆顶端,费力取出了绞在滑轮里的红旗。 与日月同辉的意思,每天让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和降落。根
林治远、梁昌寿立即动手检修,然后反复试验,一直忙 据多方提供的资料测算,太阳从跃出地平线到完全升起的时
活到了10月1日凌晨,确信不会有问题之后才罢手。 间为2分零7秒。所以,国旗从地面升至旗杆顶用这一时间
开国大典升国旗时,林治远奉命站在毛泽东主席身旁 长度。经多次调试后的升旗机关,恰好使两个时间吻合。
协助升旗。梁昌寿守候在旗杆下,准备万一毛主席按动电 这样的升旗仪式一直采用了近8年时间。
钮时国旗升到顶还不停止,就立刻切断电源。
“特号国旗”全国最大
开国大典上的第一面五星红旗,连同升起第一面五星
红旗的旗杆和旗座,都被珍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1990 年 10 月 1 日,《国旗法》颁布,要求升国旗时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