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一课】 做人处事ABC
于丹:北京
本期“精彩一课”,我们为大家编发的是
孔子有句话叫“知耻近乎勇”,一个人改善现状的前提就是真正地认清现实,当我们连自己的心灵都无法发现的时候,我们何谈团队、何谈一方水土的百姓。知人而论事,人不了解自己的心,又怎能体谅他人的心?
我想,作为党政干部的自我修养也好,作为社会和谐也罢,每个人都应该从发现自己的内心开始。独对内心,我们往往会有一种疑惑,就是有一些愿望我们可能看不清,但一旦看清了我们敢去做吗?其实,生活的儒与道很大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只不过是表述不同而已。孔子说,人这一生,我从年十五就致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走到七十岁,通过一生的历练应该达到最完美境界了。所以,他用七个字来概括,即“从心所欲,不逾矩”。其实,做到这七个字太难了,因为它是双重标准,包括个人的道德标准和社会的制约标准。个人的标准是“从心所欲”,就是终于听见了内心的声音,终于看懂了内心的愿望,而且可以去跟从,可以勇敢地去执行。但另外一方面,在不超越社会的规矩法度、不伤害他人的情感幸福、能够与别人和谐相处的情况下,把个人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我们看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就简单的七个字,但是一生要想做到谈何容易!这个意思在《庄子》里表达得更简单,就是五个字,叫“外化内不化”。什么是“外化”?其实就是一个人在社会上随遇而安、顺应规矩。一定要做到顺应自己的职业岗位、角色要求,在社会层面上能够做到与他人和谐,做到人生有效率,这就是“外化”。但更重要的还有三个字,就是“内不化”。也就是内心永远要有一种清醒的意识,就是我之于我,那种生命可以执守的信念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在“外化”的层面上要做一个现实主义者,但在“内不化”的层面上要做一个理想主义者;在“外化”的层面上要行走在这片土地上去进行融合,在“内不化”的层面上要飞扬在精神的天空,要有一种超越。“外化”是社会人格的实践,而“内不化”是自我生命人格永恒的追求。当一个人做到“外化”的时候,他的社会角色成功了;做到“内不化”的时候,他的生命人格建立了。这种“内不化”往往是很难的,就是一生听从心灵的声音,坚持无悔。但我们现在往往有很多在这两个层面做不好的人。有些人是“外化内化”,一生融入人群,大家说什么就跟从去做,这种人是很多的;还有一种人是“内不化外也不化”,合作起来总觉得磕磕绊绊的。所以,要做到“外化内不化”,我想这需要大境界、大智慧、大超越,需要建构一种生命的觉悟。何谓生命的觉悟?我们看中国字的本义是很有意思的。“觉”字头下面一个看见的“见”,“悟”是竖心加一个“吾”,所谓觉悟最本初的含义就是“见我心”,就是终于看见了我的心。有很多时候,在这样一个高科技发达的信息时代,我们有能力建造整个世界上的先进文明、世间百态,但唯独不能“见我心”。也就是说,我们往往培养一种眼光,就是向外去无比辽阔地发现世界,但忘记了还有一个维度,就是可以向内无比深刻地发现内心。所以,能够发现自己,敢于确定自己,是一个人能够在社会上建构更大的和谐、取得更多成功的一个生命起点。
在今天讲道德建树,就是要我们找到生命的起点。我们有的时候往往是终端的目标过大,而忽略了脚下的起跑线。老觉得我们的终极目标,说起来是一个绚烂的光环。但是从哪里出发呢?我们找不到脚下的第一个阶梯。其实第一个阶梯就是做一个身心健康、有道德感的人。
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君子“三达德”。君子之德即所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是三个最大的道德。其实君子是很高的一个道德标准,但是孔子给的这种界定永远都特别简单,特别朴素。学生去问老师说“敢问君子?”就是什么叫作真君子。老师微微一笑说,“不忧不惧”,一个人没有那么多的忧思和恐惧就叫君子。学生觉得太简单了,就追问不忧不惧就
谈道德文明,从来没有抽象的环境,一个人不能凭空地脱离时代而仅指内心就可以获得幸福。其实所有的幸福都是相对的,都是在一个外在环境上被折射出来的。我们今天面临的忧多了,惑也多了,困惑、诱惑、迷惑都多了,那我们的惧自然也多了,畏惧、恐惧、惧怕在心里漫天漫地,因为一个人一无所有的时候就什么也不怕了。当一个人患失的时候,内心就会对所得看守得特别紧,这就是畏惧。当这个社会忧呀、惑呀、惧呀都突然之间增加的时候,我们能改变社会吗?改变社会是渐渐的,是一个群体的缓慢的工程,但是改变内心这种力量也许来得更及时一些,这就是所谓君子“三达德”的作用。当我们觉得忧太多的时候,我们可以让自己成为一个仁者,就是让我们的内心更宽广、更雄浑、更深厚;当我们觉得惑很多的时候,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内心面对心灵的大智慧,用这种智慧去提升自己内心的判断;当我们觉得恐惧、畏惧过多的时候,我们可以让自己更勇敢,所谓“两强相遇勇者胜”。当自己的内心遭遇外在的风险威胁的时候,我们自己有一种笃定的、从容的勇敢,那么很多事情会迎刃而解。这就是君子内心的力量。孔子在说这三个道德的时候,总要先说一句,“我无能焉”。
看看这个道德标准与我们今天有什么相关?我们有必要先讲一讲什么叫仁者。学生问仁,老师的回答只有两个字----“爱人”,就是好好地、善良地去对待他人。然后学生又问,怎样才能做到“爱人”呢?老师说,所谓的做仁人志士的事情,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就是每一个人在世上都想树立自己,但是要树立自己首先要以这样的心去树立他人;每一个人都想发达,但要用发达自己的心去帮助别人发达。人在世界上的建树不见得就要名满天下。中央台《感动中国》每年都评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我们这些推荐委员要给候选人写推荐词。去年我推荐的就是农村的一个阿姨,她从嫁到那个村子,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一年一年、一家一家地赡养村里的孤寡老人。不管是大小便失禁的,还是智障的,她都每天拿着自己家里的粮食去给人家做饭,去照顾人家。我算了一下,她照顾的老人加在一起是她年龄的几倍。因为她从很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同时照顾几个,每天就干这些事情,每天就奔走在这些人家。后来她自己年纪大了,就要求自己的子女接着去照顾这些爷爷奶奶。她说反正自己从还没有孩子时起就照顾这些老人,现在她的四个子女都把这些爷爷奶奶当作自家人。所以别人就说,她的孩子小的时候,就端水给这些老人洗脚,一个一个地给他们搓脚趾头,她就很欣慰,因为她说她的孩子不会不孝顺她的。其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个人说话特别朴实,我们当初听她的事迹的时候都特别感动,因为她从来没有什么特别的理念,几乎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但她却坚持做了好多年这样的事情。所以,《感动中国》给她的推荐词就是“温暖世道”,就是说她用自己的人心温暖了这个世道。这是一个不识字的农村妇女的圣贤之举。所以“道不远人”,“道在人心”,现在很多时候很多行为一旦提升,其实是和古时候先贤所说的“仁”的范畴是不谋而合的。什么叫做仁?这种举手之劳、就地取义就是大仁大爱。有个学生曾经很认真地问过孔夫子说,给我一个字让我一辈子都能够受用。孔子想了想,和学生商量着说,如果有一个字让你受用一生,那就是一个“恕”字。学生就问什么叫作“恕”啊?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不强加于人。实际上,仇恨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伤害他人的时候,更深地伤害了自己。如果内心酝酿着很多的仇恨,这一生就太可悲了。我觉得真正的圣贤在于草根,圣贤不一定要读很多的书,但要明事理。我们在推荐感动中国人物的时候,为什么推荐这个农村妇女?因为她用仁心温暖了世道。在我们的世道上,物质文明极大地丰富了,文化修养极大地提升了,但并不意味着这个世道的苍凉就一并化解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哪怕我们去建构每一个社区的文化都是很有意思的。什么不能和中国的古典文化融通啊?从这个意义上讲,文明的构建就是不断地用一代一代的现代的故事去诠释古典的经验,去提升古典的精华。这样的话,就真正做到了“仁者无忧”。无非就是从举手之劳的行动,世道的循环去完成一个非常大的世道的温暖。
什么是智者不惑?我们只能说希望每一个人越早把心灵的灯光打开越好,越早看清这一切才能找到自己处理好这些事情的方式。黑格尔说,这个世界上很多哲学的判断要经过三个阶段,是谓“正、反、合”。正的阶段,就是一派意气风发;反的阶段就是昏天黑地;合的阶段,就和我们知道的小马过河的故事一样,最后都会知道,这条河既不像黄牛说的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么深,而是一条只要小心也能过得去的河流。所以智慧就是这样一种判断。
大智慧是什么呢?如果说我们管理团队是要教给他们一些人生的经验,我们可以从古圣先贤那里去寻找。我们可以说《论语》、《庄子》这样的书给了我们怎么样的生活智慧,我们不专门做学术式的研究,只是在生活的层面上去研究它们的使用价值。你看看孔子教给人多少东西是我们过去没有意识到的?过去很多人都说儒家思想教的都是中庸之道,要宽容他人,那么这种宽容就是自己越忍让、对他人越厚道就越好,事实上真是这样吗?我们同样要归类一下生命的底线在哪里?学生曾经问过老师,说我能做到“以德报怨”,有人对不起我,他给我的是怨,但是我能够以我自己的道德去面对它,继续给他很多的恩德,你觉得我好吗?没想到老师反问了他一句,“以德报怨,何以报德?”说你都做到了面对对不起自己的人,能够以自己的善良、厚道去面对他,那么你遇到认真对待你的善良之人,你拿什么去面对它呢?学生就哑口无言了。然
我们经常说要建立一个团队文化,就是建立一个亲如一家、一切都共享的团队。很多人都说,在我们这个团队,大家没有秘密可言,都是一家人。我听到这句话就觉得有点隐忧,做到这个程度难道就一定是好的吗?孔子有一句话,“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就是对自己的领导特别的亲密,就离招致羞辱不太远了;朋友之间好得不得了,走得过近,那就离疏远也就不远了。因为人和人之间,不要说朋友和上下级,就是亲人之间都有它的独立性,谁也不能剥夺他人的独立,在不尊重他人的前提下,为他人作出选择。我们看西方故事里有一个很好的哲学寓言,是关于豪猪的故事。豪猪身上都是刺,大家住在一起,天冷的时候都靠在一起取暖,但靠得太近就觉得彼此扎得很疼,离远了,又觉得抵御不了寒风,于是又开始靠近。最后大家就调整到一个距离,就是近到大家可以彼此温暖但是又不伤害对方。豪猪的哲学其实就是关于一个社会中人与人距离的哲学。其实温暖永远都比火热要好,因为温暖很恒久,而火热离冰冷就不太远了,所谓物极必反,用孔子的话来讲就是“过犹不及”。但是我们往往缺少这种智慧。
我们往往说人要以诚相待,一定要掏心窝子。有人问孔子,说你一个很好的朋友做错了事,你要怎么告诉他?孔子说,“忠告而善道之”,就是你要用好话好好地和他说,把道理讲明白。但是还有第二句话,“不听则止,毋自辱焉”,就是他不听,那你就算了,不要自取其辱。其实我们想一想,对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样,我们不能要求他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成长。尽管有些家长有时说,你一定要怎么样,否则我就和你断绝父子关系,但是孩子还是你的孩子,他还会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有权利把自己的意志去强加于人。为什么“知人”二字我们终身都难以做到?是因为我们没有发现里面有这么多细小的环节是可以让我们去体会的。所以孔子说,君子待人有“三愆”。比如你对一个人恭敬要怎么样,就是酒席上“杖者出,斯出矣”,就是酒席上拄拐杖的人先走了我才能走。大家说这么简单的事也要写进《论语》啊?但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就是我们今天做不到的事情,而且不是少数人做不到,是很多的人都目无长者。现在社会中对整个世界缺少敬畏之心的人还少吗?待人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就是没轮到你说话就应该等着听别人说话。我们经常发现,比如我们聚会中有一个人刚刚旅游回来,非常想说说旅游见闻,你不想听也要听,因为他很兴奋。有的家长,因为孩子得了奖,要和所有的人说他的孩子,其实别人也不是特别关心。这就是不该你说话的时候,你急急忙忙地就说,抢了他人话题,不顾他人感受,就是毛毛躁躁。第二种情况正好相反,“言及之而未言谓之隐”。就是该轮到你说话了,但是你不说,吞吞吐吐,大家就觉得这个人怎么这样,这就叫隐,就是你心中老在隐蔽着、隐瞒着什么东西,这是对人不坦率。第三种情况叫“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就是不看人脸色而说话,就是瞎子。我们现在有多少人不看人脸色说话?当一个人以自我为中心的时候,他是不顾及他人感受的,因为你只看到自己。人与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隐痛,就是你在炫耀自己的时候,不要无意中伤他人。你自己在说我们家的房子多好多好,也许有的人现在还没有立身之地,你说这个话就是伤害他。也有的人说我们家孩子好得不得了,有孩子多幸福。周围有一个人可能就没有孩子,你说这个人心情怎么样?所以一个人在自己喜悦的时候能够照顾一下他人的感受,就会好得多。孔子还说,君子一生有“三忌”,也就是把三个关过好就行了。年少之时,血气未定,一个人冲动的时候,“戒之在色”。人年轻时候最容易犯的问题就是感情,谈恋爱寻死觅活的,一生都有阴影的,这个戒不是要你戒掉感情,而是要你小心自己感情上的问题。及至中年,血气方刚。人到了中年特别有气性,喜欢与人争斗,这个时候要“戒之在斗”,就是别和人家去争斗。一个人可以提升自己,但是不一定要攀比他人。而及至晚年,血气既衰,一个人的生命脆弱了,“戒之在得”,就是老年人抱怨社会对他不公平,抱怨周围的人,为什么老在抱怨?因为有所得就会患所失,这就是为什么要戒之在得,得到的东西就是你自己的最大不愉快。你看圣人说的话多简单,但是所谓微言大义,就是一个字琢磨一辈子,而在多少故事中得到的启示,这就是我们说的“智者不惑”。
但是还有重要的一点叫“勇者不惧”。庄子在《秋水篇》里面讲了一个孔子的故事,孔子游学到匡这个地方,突然间外面来了一群庶人,把他包围起来了。
(这是
- 新湘导读